健康食品的新寵兒-綠茶粉

 



1. 前言
猶記得去年暑假,在中研院做可憐的小暑期生的時,那時中研院正開完院士會議,許多有名的院士都趁機做了演講。我抱著筆記本半懂不懂地跑來跑去聽演講,其中一場印象最深的一位以兒茶素研究成名的科學家。在他的演講中,我完整的看到了綠茶中的兒茶素在抗前列腺癌上的績效。當時就有很多人問他要怎樣的茶才能喝到最多的兒茶素,他回答要未醱酵的綠茶最好。而在聽完那位院士的seminar之後不久,便在眾多大賣場中看到各大知名茶牌均在販賣綠茶粉,其中不乏天仁立頓之類的大廠,連我素來喜愛的Haagen-Daze都出了抹茶口味的冰淇淋。研究這樣一個由台灣中研院士的科學研究成果背書的新興產業,對我來說算是我第一個認識的健康食品吧!其實對它是充滿著好奇的,很想深入地去了解它。再進一步去找資料時發現台灣以茶業營生的工廠實在是多不勝數,若能成功將傳統製茶與此生物技術做結合,可以成功地將傳統產業轉型至最新一波的生物科技產業。
在這篇報告之中,囊括綠茶的簡介.製程和他的多樣下游食品,其中不乏我們常常吃的東西唷!
2. 茶的歷史
茶在中國傳統中幾乎和白開水一樣的重要,那一個家庭中不是常常泡著一壼好茶在品茗的呢?而遠在中國唐代之前,就已經有喫茶的習慣,將茶葉搗碎,單獨煮來吃;茶葉傳至宋代,有來自日本的榮西禪師學成歸國後,著有《喫茶養生記》一書,提到「茶者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也」,日本人受其鼓吹影響,使得茶葉興盛,茶道也跟著有了雛型。傳統日本抹茶道飲茶方式,沿襲宋人,即是將茶葉磨成粉末,置茶碗中,加熱湯。冉以茶筅攪和均勻之後。冉飲用之。但中國反而在明代流行飲用醱酵後之葉茶,沖泡之後,飲用茶湯,棄置茶渣,不再流行飲用抹茶。這樣生活習慣的改變對中國人來說其實十分可惜;因為茶葉中所含的兒茶素會在製茶過程中的醱酵作用中被破壞,而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用至今。
在台灣的茶樹約是從二百餘年前由福建武夷山所引進的;台灣的地理和氣候均十分適會茶樹的生長,其中以包種及烏龍茶最為有名。近年來台灣茶業逐漸由外銷轉為內銷,其中的主因除了國人平均飲茶量的大幅升高之外,也和台灣人工成本太高,無法與國際上相同產競爭有關。所以如何將台灣茶業轉型,成為高科技產業其實是很重要的。

3. 茶葉的功效

在茶葉中已提取出一種重要的天然物,茶多酚(Flavonoids),主要成分為兒茶素類(catechin),它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利用自身的氧化,從而保護身體不被呼吸作用產生的free radial所破壞,而此抗氧化的功能經由醫學界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已明確有下列的功效:
A. 治療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具有較好的抗凝血的作用,其中游離型兒茶素,具有較強的抗血小板凝聚能力。
B. 避免動脈粥狀硬化,滅少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C. 防癌.抗癌作用:由於致癌物多有free radial,而茶多酚可以有效的阻斷它們對於人體內的破壞,具有明顯的防癌作用。
D. 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人體衰老。
E. 解毒和抗輻射損傷作用,被稱為天然旳紫外線過濾器
F. 增強毛細血管韌性.滲透性,增強血管的抵抗能力。
G. 清除口腔異味,保護牙齒,對主要導致蛀牙的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H. 抑制腦神經病變,治療腦神經。


如果說,茶業有那麼多的功效,或許你會問,那麼要怎麼喝才能得到最多的茶多酚呢?目前已知未醱酵的綠茶所含兒茶素含量最高,半醱酵的烏龍茶次之,而全醱酵的紅茶再次,而全醱酵又貯積經年的普洱茶釗趨近於零。
茶葉在摘採時,葉片雖免折裂破損,多酚可能會接觸到外界的氧氣而被氧化;如此其抗氧化的能力便遭破壞。但其實在採茶過程中醱酵作用尚不明顯,兒茶素流失不多,一旦進入烘焙.揉製的階段,流失量即大幅增加。所以未醱酵的綠茶所含的兒茶素最高。但茶葉在沖泡的過程之中亦會因高溫而使兒茶素活性遭到破壞,所以衍生出了綠茶粉這種不需熱水沖泡的產品。

4. 綠茶粉的用途

綠茶粉是一種茶菁原料經製茶工廠簡易加工後,再經適當研磨與篩分成粒度均一.顏色亮麗的一種粉狀茶。因其不需高溫沖泡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做為食品添加物.調味料和天然色素,故形成了一種多用途的茶葉新製品。此種想法衍生於日本抹茶的傳統,加之以較為便宜的加工方式而得綠茶粉;而關於抹茶與綠茶粉的差異比較在後面會提出更詳細的介紹。
綠茶粉的研究與發展,不論從過去茶葉製造歷史,或近代科學驗證茶對人體保健功能,都有深遠而正面的影響。目前加工食品各各標榜著許多的功效,但能夠像綠茶粉不只在科學上站得住腳,且在目前加工食品上亦可發揮其多變性,所謂沖泡調味二相宜也者,坊間甚至出現了以綠茶粉為原料的抹茶糬.洋羹.蛋糕及冰棒和湯圓。甚至許多美容機構還標榜綠茶粉加優格可以瘦身,雖然是否有效仍待商確,但卻實實在在地引起了一股綠茶風。
市面上的綠茶粉琳瑯滿目,從百貨公司.級市場與傳統市場等所販賣的產品,有鋁箔包裝.罐.玻璃罐.塑膠罐裝等,售價由1公斤200元至1200元不等 ,甚至有更便宜或更高的價位,那麼到底該如何選購品質好的綠茶粉呢?這些不同的價錢就牽扯到綠茶粉製程上的差異,這在下節會教大家辨別的方法唷!
5. 綠茶粉的製程技術
目前一般茶葉製作過程如下:
而其中綠茶粉的製程又可細分成二種:
炒菁綠茶粉:其係一般清香 生茶,如包種茶,色澤 呈暗綠,風味較烈並帶有苦澀味,其製造過程為:
新鮮茶菁→炒菁(機)→揉捻(機)→乾燥(機)→研磨(機)→ 成品。
蒸菁綠茶粉:其色澤鮮綠且帶有淡淡的 海苔味,目前市面所出售的蒸菁綠茶粉其製造方法有下列3種︰
(一) 新鮮茶菁→蒸菁 (機)(高溫 120℃ 至200°C)→冷卻(機)→初揉(機)→中揉(機) → 精揉(機)→乾燥(機)→篩枝(機)→分篩 (機)→研磨(機) →成品。
(二) 新鮮茶菁→蒸菁 (機)(高溫120℃至 200℃)→冷卻(機)→初揉(機)→中揉(機) →乾燥(機) →篩枝(機)→分篩(機)→檢枝 (機)→研磨(機)→成品。
(三) 新鮮茶菁→蒸菁 (機)(高溫 120℃至200 ℃)→冷卻 (機)→初揉(機)→中揉 (機)→砸碎 (機)→乾燥(機) →篩枝(機)→分篩(機)→研磨(機) →成品。
完整的製程所需時間約3小時,4.5公斤茶菁可以製成1公斤綠茶粉。一年生產三季,春茶為上等,其次秋茶。再次為夏茶。春茶生產期約每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夏茶生產期約每 年6月10日至6月底,秋茶生產期約每年9月初至9月20日 ,每一季產茶期前後約2個星期即告結束。
綠茶因未經過發酵,所以須以短時間高溫來破壞酵素活性,抑制茶葉發酵,使其保持鮮綠色,因此可完整保留茶葉中豐富的葉綠素,是目前市面上的茶類食品中使用較為廣泛者。尤其是以蒸菁方式所做出的綠茶粉,帶有一點淡淡的海苔香,無論色澤、口感頗受食品界及消費者喜愛。
6. 綠茶粉的技術特點
A. 原料茶製造方式及特性
目前台灣各茶種茶農為達自產自銷的目的,普遍設置中小型製茶廠,其中殺菁機、揉捻機和乾燥機為製茶廠基本設備,由上述設備即可依茶葉發酵程度不同,生產製造各種粉茶用原料茶。粉茶之研磨與篩分設備昴貴,目前主要以委託代工為主。
粉茶製造雖較不注重外觀修件,但其色澤與價格的關係密切。所以揉捻與乾燥過程相當重要,揉捻時可先輕揉,解塊後再重揉至葉部組織破裂成細小的茶塊,枝梗分離,再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磨篩分。針對不同食品的需求,謹搷採用不同粉茶,才能達到不同的目的。
B. 研磨與篩分所要注意的事項
除了茶菁粗纖維含量及茶梗多寡直接影響粉茶粒度與囗感外,適當的研磨與篩分技術更是製造粉茶重要關鍵。為使粉茶能供作各類食品之加工配料,研磨後有必要依粒度粗細再篩分成幾個等級,可將研磿好之粉茶利用單層或多層式自動篩分過濾機進行篩分,其工作效率高,可依粒度需要控制在80-300目之間,並明確分級,即依粒度不同區分微細、細、極細之粉茶,以供食品加工業者選檡利用。   
C. 綠茶粉是未經發酵的
綠茶粉因未經過發酵,所以含有豐富的葉綠素。而葉綠素亦頗為不安定,所以綠茶粉怕光、怕熱、怕強酸,不宜使用玻璃罐、塑膠罐等透明、透氣性較大的包裝。所以消費者購買綠茶粉要選擇不透氣之鋁箔積層袋包裝,並放有脫氧劑為佳, 因綠茶粉吸濕後會活化殘存酵素-多元紛氧化醣及過氧化酉每之活性,或處於高溫條件下,其脫色更為迅速。
而且由於綠茶粉的未經醱酵,故綠茶粉所含的兒茶素含量是最高的,在健康食品上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D. 保存綠茶粉的方法
保存綠茶粉最佳方法為低溫貯藏,配合無氧與防濕、阻光的包裝,其色澤可維持相當久的貯藏時間。因為綠茶粉的容易脫色等不安定的特色,故建議長期使用綠茶粉的食品工廠或一般長期使用綠茶粉的消費者,為要求一年四季的品質穩定、新鮮,他們在春茶生產時,將一整年的數量準備好,放入冷凍庫內冷凍,必要時。再從冷凍庫中取部分使用。唯有如此,一整年的品質才會穩定、新鮮。
E. 抹茶與綠茶粉的不同
研磨的機械的選擇是抹茶與綠茶粉最大的不同之處。日本人稱綠茶粉為抹茶,因用石磨低溫研磨,與綠茶粉的接觸面不曾產熱,因此色澤自然較不易褐變。而台灣研磨的機械大部分使用金屬製造,一般是用來研磨中藥的機械來磨製綠茶粉,接觸面經研磨10分鐘左右就會產熱,剛研磨出來的茶粉雖然很漂亮,但是貯存2至3個月後 (如果不冷藏更嚴重),就會發現顏色褐變的比冷凍機械研磨的快,其研磨價格1公斤為5O元左右。而冷凍研磨機械其接觸面不產生熱 ,所以色澤和抹茶一樣較不易褐變,細度也較細,並使用中日技術合作 的特製機械,其研磨價格1公斤120元,因此當您在選擇綠茶粉時,不妨多做比較,視你的需要而決定要賺買的綠茶粉種類。
7. 此新興產品的改進空間

A. 關於磨粉過程
綠茶與抹茶最大的不同便在於他們磨粉的過程是否有因機器過熱而達到加熱的效果。加熱過的綠茶粉其綠色易產生褐變,而使變質的期限大大提前。如果能夠使磨粉過程中機器的過熱不會造成綠茶的加熱。便可以延長綠茶粉的使用期限。而且可以提高綠茶粉的附加價值,拉近其與抹茶的價格差。
我想磨粉過程應可藉由冷凍方式或更換磨粉器械的材質使其較不易因攪動而生熱。
B. 保存方式是否可以改變?
目前綠茶粉的方式為低溫貯藏最好,但若綠茶粉十分大量,是否十分的浪費能源呢?能不能有其它方法使其可以保存久一些。
從原理來看,綠茶粉之所以不易保存是來自於其容易脫色等不安定,若能以生技或傳統的方式使其不易脫色是否就可以保持久一些呢?就我個人所想到的是,是否可以找到一種便宜的抑制脫色酵素且無毒的化合物,如此便可以在常溫下保存綠茶粉了。
C. 台灣產綠茶粉的競爭能力
茶葉在產業上主要仍是以傳統農業的方式生產,無論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我們的綠茶均無法和對岸廣大的茶園相比較(包種或烏龍或許可以),而對岸的生技公司對於綠茶粉這塊大餅是虎視耽耽,這從我查網上的網頁大陸的多之又多便知道了。我們唯一的優勢或許是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別的茶種。所以台灣如果在綠茶粉上做一番大事業,或許該像日本一樣,發展出一種類似抹茶的獨特商品,而不是使用一個general的稱號"綠茶粉",這樣沒有產品特色的東西,要做的出色是很困難的。個人覺得台灣的包種茶其實蠻有特色的。如果能育種出可以降低成本的包種茶茶種,又有有名的科學研究證實,或許對於此種品牌創造就會有較大的幫助。
D. 是否可以冠上健康食品的封號?
綠茶粉既已證實了真有那麼多的功效,那是否可以像優酪乳一樣去申請健康食品呢?若能得到各國健康食品的認證,對於消費者或許又多了一層購買的誘因呢!
E. 應用到更多食品上去
綠茶粉除了本身沖泡之外,亦可以做為食品添加劑,如綠茶糬.綠茶月餅等等一堆因應而生的產品。如果能使它應用的範圍更廣更大,像綠茶食譜啊.綠茶主題餐廳啊等等,應均可達到綠茶粉廣告的效果。茶在中國是被廣泛接受的飲品,所以如果將它衍生成其它的食品,應該大部分的中國人都能接受才是。

8. 心得
做這篇報告其實花了不少時間呢!不過在平日的research之中摻入了這些關於產業與創意的報告其實也為枯燥的生活帶來一些樂趣。食品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綠茶粉的推廣對我來說更是學以致用。畢竟去年暑假我在中研院聽了關於兒茶素的seminar嘛!關於這個產業,其實是十分令人看好的,希望以後可以在綠茶粉的產品上看到更多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