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的新疑問—問題110

發問人:小朱先生

發問時間:2002年5月31日 PM06:32

問題110:1、什麼是孑遺生物?2、孑遺生物形態特徵及其原因?

答覆:

小朱先生你好:

以下是我們的回答:

1、何謂孑遺生物:由於冰河期來臨時,北方或耐寒的物種會擴張領域至現在溫暖地帶,但當溫度回升或地殼變動後,造成其生存環境改變,因此分佈範圍縮減,而形成許多孤立的族群,大多數族群都因找不到合適環境而滅絕,只有少數族群因為退縮到高山等類似環境的地方而可以繼續生存,形成所謂「孑遺生物」。

2、孑遺生物型態特徵與原因:孑遺生物包含許多冰河時期的動植物,例如:蘇鐵、櫻花鉤吻鮭、銀杏等都是,其外部型態並沒有共同的特徵可以歸納,不過在分佈上通常都顯得較為侷限且不連續。其實生物學家也是在比較各地的動植物時,才發現到許多生物呈現不連續的分佈,有些在地質證據(孢粉或實體化石等)更直接顯示曾經大量分佈過,因此才釐清這一類特別的動植物來源。

最後要問問大家,知道「孑(ㄐㄧㄝ′)遺生物」和「孓(ㄐㄩㄝ′)遺生物」哪一個的用法才對嗎?

「孑(ㄐㄧㄝ′)」和「孓(ㄐㄩㄝ′)」都有「短」的意思,短與小同意,故將「孑孓」用來形容「小蟲」。後人則用以指蚊子的幼蟲,體呈細長,可見身體屈伸蠕動不斷。但「孑(ㄐㄧㄝ′)」也有「單獨的」、「遺留」或「剩餘」之意,因此在用法上,「孑遺生物」才是正確的寫法。

本來我們網頁中都是寫成「孓遺生物」,但依據上述的註解與說明,才發現以往的用法都是錯誤的,應該是「孑遺生物」才是。我們已將網頁中所有錯誤用法更正,在此特別提醒各位網友。

清華大學櫻花鉤吻鮭網頁製作小組


瀏覽其他櫻花鉤吻鮭答客問資料庫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