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台灣生態體系簡介課程介紹

第二週: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03-5715131-3471, g904206@oz.nthu.edu.tw

                      

第一週:台灣生態體系簡介課程介紹

學台灣生態體系做什麼 ?

我們已經對台灣知道多少?

     

 

    測試一:台灣的山脈有幾座?

  測試二:台灣山脈的走向為何?

    測試三:台灣的山脈為什麼是東北西南走向?

  測試四:這樣的山脈對於氣候有什麼影響?

 

我們都是黑潮的子民,但是對黑潮了解有多少?  

 

    測試五:黑潮在哪裡?

  測試六:為什麼叫黑潮?

   這些的原因如何以邏輯性的思考加以推理?

 

    測試七:黑潮的流向如何?

  測試八:黑潮為什麼是順時鐘的方向流?

    測試九:黑潮對於台灣有什麼貢獻?

 

課程表及參考書目

課程投影片[html]

      

第二週: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八十九年教案)

(八十八年教案)

 

何謂生態學Ecology

  • Oekologie (E. Haeckel, 1869)

  • Oikos(G): House 住所,棲息地

  • Logos(G): study 論述,學科

  • The branch of science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s of living  things to one another and to their environment.

  • 生態學主要探討生物與生物間,以及生物與環境間的科學。

  • 和中國的『風水』觀念有何異同?

 

生態的思維?

 風水

  •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   風水注重人與自然的有機聯繫及交互感應。

  •   注重人與自然種種關係的整體把握和思維。

 

傳統風水和現代生態學的思維差異

  • 以人為出發點的風水觀

  • 以萬物與環境為出發點的生態觀

 

以人的生活為出發點的環境改造

以整體環境為出發點的改造方法

以生物的需求為思維模式

中國風水觀念中的最佳城址

 

 

風水觀念中的城鎮選址與生態的關係

 

生態學的分科

  • 一、以生物的類型來分

  • 二、以生物組織水準來分

  • 三、依生物的棲所來分

  • 四、應用生態學Applied ecology

 

以生物組織水準來分

  • 個體生態學Autecology: Life history, adaptation

  • 種群生態學Population ecology

  • 群體生態學Synecology: community ecology

  • 生態系統生態學Ecosystem  

 依生物的棲所來分

  • 水域生態學Aquatic ecology

  • 陸地生態學Terrestrial ecology

 

應用生態學

  • 古生態學Paleo-ecology

  • 野生物管理學Wildlife management

  • 污染生物學 Pollution biology

 

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 確認物種的能力

  • 野外觀察

  • 野外和室內實驗

 

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 1. 更加往宏觀的方向發展:

      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生態系統生物圈全球生態學

          (能量和物質的流動無國界)

  • 2. 廣泛應用系統理論(系統生態學):

      建立系統的模擬模型,模擬生態系統行為和各種管理措施。

           應用最優化原理來控制和管理生態系統。

  • 3. 與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的結合:生態經濟學。

  • 4. 應用生態學:

      生態工程、生態技術、生態建設、生態管理

  • 5. 量化生態學:

      植被的聚類分析、排序技術、種的多樣性研究、信息生態學

 

影響因子

 

生物性因子的作用

  • ()競爭competition

  • ()互惠mutualism

  • ()共棲commensalism

  • ()共生和附生protocooperation

  • ()寄生parasitism

  • ()捕食predation  

  

 

非生物性因子與生物之間的關係

  • 1.光質強度日照長度(世界上有沒有不需要太陽光

                  生態體系)繁殖、遷移、換毛、換羽、體色、視覺和

          覺器官、行為、維生素D合成

  • 2.溫度耐受性(廣溫性,狹溫性)

  • 3.降水量、雪水覆蓋、冰覆蓋、溼度、滲透壓調節、體

          液水分吸收、保水構造、行為(夏眠aestivation

          滯育diapause

  • 4.空氣氣體種類和分壓 呼吸和光合作用、循環

  • 5.土壤基底substrate

  • 6.無機鹽(生物鹽類biogenic salt

 

生態體系(系統)的討論內容

  • 生態系統的組成

  •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能量流動)

  •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 自然資源保護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 (一)水循環

  • (二)碳循環

  • (三)氮循環

 

自然資源保護

  • (一)基本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維持系統的保護

  • (二)遺傳多樣性的保護

  • (三)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持續利用

  • (四)城市生態系統的保護

 

基本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維持系統的保護

  •  (1)農業生態系統的保護

  •  (2)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

  • (3)草原生態系統的保護

  • (4)海岸和淡水生態系統的保護

   

課程投影片[html] [ppt]

八十八年教案)

讓我們從清華校園的榕樹開始學習生態學。

 

從這一棵榕樹上面,你可以看到哪些問題?(例如我們學校的榕樹大部分都沒有下垂的鬚鬚,只有少數地方的大樹才有。)
 

  

除了和一般的樹一樣,榕樹大致上也是有根、莖、葉和果實、但是看不到花(沒有花哪有果實?),為什麼?

  

一般的植物(例如校園中目前黃花盛開的台灣欒樹)都會經過開花的階段,慢慢結果形成種子。
 

  

以前我們都知道花必須經過授粉(哪種機制?)才會結果,為什麼榕果看不到開花又看不到授粉的情形(看不到的事物並不一定就代表不存在)?
 
 

為什麼榕樹的莖有那麼多的鬚鬚(那不叫鬍鬚,而是叫做氣根)?
 

  

柏油路面為什麼龜裂了呢?
 
 

為什麼行道旁的榕樹有年輕的,也有年老的?
 
  

有哪些動物和攀木蜥蜴一樣會在榕樹上生活呢?

 

從校園中的榕樹身上,你已經體驗到哪些生態學上的知識?生態學到底在告訴我們哪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