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中,可看到一些血清樣本帶有紅色,此即為溶血現象。造成溶血的原因除溶血性病人血管內溶血外,通常是由於取血不當,抗凝劑,不潔容器,以及分離,震盪及保存等處理不當所造成。因紅血球細胞內外成分不同,一旦紅血球破裂造成溶血,就會使得血清中成分改變。
此次實驗中會因溶血造成濃度增加(吸光值上升)的有GPT,
GOT, triacylglycerol等,而溶血干擾比色造成偽性增加。
一般臨床生化作業均在4-8小時內完成。如果向此次血液實驗耗時三週,應注意其所造成變質的影響,儲存的穩定性如下:
GOT 4oC中每天活性下降2%
GPT 4oC中每天活性下降3%
Glucose 全血中,每小時降低7%
VLDL 血清中極易消失,採血後要立即測定。
Hemoglobin 放一天後活性降低為原來的77±7.3%
使用抗凝既不可過量,要避免pH值變化過大,引起血糖損失及蛋白質沈澱。此次血液檢測為避免糖解作用,所以用氟化物作為抗凝記,但是氟化物不但阻止葡萄糖酵素活性,也會抑制大多數酵素作用,使實驗中GOT,
GPT的測定值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