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n是我們目前所知,唯一不含核酸的病原體,其構造雖僅具有一段蛋白質鏈,卻已經可以造成感染,這項發現造成了科學界極大的震撼,因為它打破了我們"病原體必須帶有核酸,才可進行複製"的觀念,不僅如此,它所造成的疾病如:克魯症、庫賈氏症、羊搔癢症及喧騰一時的狂牛病,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腦部傷害,而且目前尚無任何有效的治療方式,所以關於prion的認知,至今仍充滿著一團迷霧。
然而,科學界總是朝著迷霧最濃的地方走去,所以最近關於prion研究有一日千里之勢,這是因為許多科學家都開始注意並深入研究這種全新的疾病機制,再加上一些早期的實驗,已使prion的致病原理逐漸清晰;再加上前一段時間英國的狂牛病大流行,造成全世界的恐慌—特別是在發現病牛會對人類造成感染之後,全世界都對prion投以極高的關注,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庫賈氏症的患者,所以也加快了科學界研究的腳步;此外,分子遺傳學家在yeast所作的實驗,也加速了prion致病原理的了解,所以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解開prion的迷霧,應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