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因重組技術?
還記得侏邏紀公園嗎?
就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重新造出活生生的恐龍喔!
侏邏紀公園裡的恐龍,是利用琥珀的蚊子化石中,採得恐龍的DNA,再以同是爬蟲類--青蛙的DNA,利用基因重組技術,修補缺失的部份,就這樣子重新創造出活生生的恐龍。當然,電影說得容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喔!
科學家利用基因重組技術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加強了改變生物遺傳特性的能力。藉由這種技術,將來自不同生物的DNA被切成數段後再接合,成為重組的DNA,在將這重組DNA片段送至某細胞,經由不斷的細胞分裂,而可持續的複製這DNA片段。
由於基因重組技術成熟,科學家透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將動物細胞的基因傳給植物細胞,或將植物細胞傳給動物細胞,創造了再自然狀態下不可能發生的基因變化。例如:將人類製造胰島素的基因遷入細菌體內,利用細菌製造醫學所需足量的胰島素。
圖一:同胎所生十週大的老鼠,左側的重29公克,而右側的老鼠帶有人類生長荷爾蒙的基因,重44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