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滋味

天氣稍微轉涼,揮走了盛夏惱人的燠熱。年輕的學生們帶著蓄了一暑的興奮,掩不住愉悅的歡欣,重新回到學校來。

新生們略微羞澀的稚臉.使我想起那年秋天初次負笈海外,開始三千個漂泊的日子。

那年代台灣並不時興觀光果園,但我的留美學生生活文化震盪第一課、竟是開學前的採蘋果。

初秋的北美,涼風剛起,大地才被襲一片楓紅槭黃的薄衣,接機的學長們,呼嘯望著一野的果園,有艷紅的五爪蘋果,有淡綠微黃的金蘋果,晶瑩剔透的掛了滿坑滿谷。真把一個才由亞熱帶來的學子看傻了眼,採蘋果不愧是北美遊子的最愛。羅賓森夫人是我英文作文課的老師,她問我的第一道問題是﹁美國印象﹂。

「那一園滿簇的蘋果搖曳在秋風中。」我說。

「蘋果是美國人的驕傲。」羅賓森夫人得意地露出微笑。

我說蘋果真是上帝的傑作。尤其是美國五爪蘋果,個個圓潤飽滿,朱紅豔澤,煞是惹人喜愛。

「它很誘人的哦!」羅賓森夫人告訴我一個有關人類命運的故事。夏娃禁不住那悅人眼目果子的誘惑,偷嘗了伊甸園的禁果。她又說了一個很羅曼蒂克的童話。森林中美麗的白雪公主,因一顆令人憐愛的蘋果險遭嫉妒的皇后下毒手。她也提及蘋果是智慧的泉源;牛頓因一粒落地的蘋果改寫了人類的宇宙觀。

看著羅賓森夫人陶醉在蘋果的美麗、浪漫傳奇中,我心中突然無名的湧出幾許淒淒的哀愁。

「其實蘋果的滋味對一個中國人來說是很苦澀的。」我說。

羅賓森夫人聽了有點驚訝惘然。

我說了黃春明的小說﹁蘋果的滋味﹂的故事。有一家台灣人是在病榻上才嚐到蘋果的滋味,他們的第一籃蘋果。是用一灘鮮血和呻吟、屈辱向美國大兵換來的。

我也告訴她蘋果給中國人帶來的浩劫。日本軍閥教他們的孩子說,中國東北的蘋果又大又好吃,只要征服中國也們就有吃不完的蘋果;所以皇軍子弟為了實現這個夢而赴湯蹈火進出中國,至死不辭。使得中國人生靈塗炭,灰骨遍地。

那堂課就在我們無言相對、靜默久久之下,結束了。

採蘋果居然成了我浪跡異域卻背負歷史、心理家園的錐心隱痛。有好一陣子,我常望著一顆蘋果無由地對自己生氣起來…。蘋果,我避之如魅。

直到有一日,我因過累的研究工作、思鄉的愁苦,加上年少的抑鬱,竟落得病臥他鄉。

在孤獨的病榻上,在驚惶的夜夢中。我心中一直有絲絲的渴望,渴望再嚐兒時病中初噹蘋果的滋味。

我望著胡老姊妹在孤燈下輕削著蘋果,彷彿當年母親為我心急的景像。我不禁伏在她的肩頭嗚咽,把多年來流浪異國的苦悶全然向她述說,我更說及那顆顆蘋果如何晝夜啃嚙著我的心靈深處。

「弟兄,」這位平日寡言卻在教會中熱心服事的老姊妹說:「我們都來自一個古老卻曾因蘋果而受盡苦難的東方國家,但因為我的信仰;這蘋果的滋味已由苦澀轉為甘甜。關於蘋果,我心中只有一個傳奇,強尼的蘋果種子。」

強尼是早期移民美洲的清教徒。他看到五月花號很多同船同伴餓死異域,遂下定決心要在北美種滿蘋果供食,他花盡所有積蓄買得蘋果種子,沿途播撒,所到之處蘋果樹遍野,使得後來的移民不致匱乏,免於飢餓。今日人們採的蘋果都是強尼的蘋果種子所結的。

「弟兄,願上帝祝福你,成為在苦難國土上撒種的強尼。」胡老姊妹很嚴肅的遞給我一片削過的蘋果。

那一夜,我流淚也作了一個一樣的禱告。

病後,束裝返國,我帶著相同的信仰把自己埋在故鄉的一所學校裡。

強尼是我的英雄.如今,蘋果不再苦澀。(寫於清華園)

——————基督教論壇 第7版 第1419期 1993/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