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的人生
年少時,我一心一意要回應非洲之文史懷哲博士的愛心與人道主義,投考醫學院,卻以些微分數落榜。
慘綠少年時
屋漏偏逢連夜雨,結識多年的女朋友也因此絕裙而去。於是,我開始了一千多個
頹唐、抑鬱、憤世嫉俗的青年期。
一直到有一日,家父被車子撞傷,送到中興醫院急救,我趕赴病房,見到家父滿身是血,堂堂男子漢的我竟然當場昏厥過去。待我甦醒。在家父那雙曾對我有諸多期許、如今卻充滿焦慮與無奈的眼神裡,領悟到自我存在的意義。於是我揮別了多年抑鬱蒼白、落魄寡歡、流浪放逐的日子,重拾那股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全然的尊重,和對人間疾苦的滿腔悲憐,再度定意選擇一條迥異的道路,終於重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系。
在這場刻骨銘心的經歷之後,我時常在夜闌人靜時,暗自忖度。如果當年考場順利,如願考上了醫學院,意氣風發的我,是否會在眾人的歆羨與期望之下不可一世?是否龍在十里洋場的大都會裡不隨波逐流?
冠軍不必是我
我發現在人生的各樣競技場上,爭取冠軍固然有獎賞、榮耀與掌聲,然而,環視古往今來,很多「冠軍」只落得了大文豪海明威所說的「毫無所得的勝利」。所以,冠軍可以不是我,但我們都可以成為生命中的勝利者。
只要我們慎選自己的戰場,在自己的跑道上,全力以赴,每場比賽都有超越自我的成就與喜悅,就是一個真正的得勝者。我也發現不必人人都做耀眼奪目的大太陽,但人人都可以欣喜的成為夜空上兀自閃爍的小星星。太惕的熾熱裡仍不免有擾人的黑子,小星星卻能在黝
暗的夜裡激起騷客的詩意。人人有志成燈塔,可以引人入港,固然可喜,卻別忘了燈塔亦有它照耀不及的陰暗死角;而成為一支纖弱的燭光,看似卑微,竟也夠人秉燭夜遊,平添情趣。
支持生命的動力
一場考試可能影響一個人一時所學的內容或事業的方向,但對生命本質蘊含的損益卻極為有限。人們在景仰史懷哲博士在非洲行醫之偉蹟時,往往忘卻支持他在非洲蠻荒之地行醫、乃至驅使他曾經成為基督教牧師和神學院院長的動力,是他對基督的堅定信仰。年少時,我曾企圖效顰他功業的表象,如今我略能捕捉形成他生命力量的底蘊,而欣然成為基督徒。
接受基督的信仰可使你在各種考試、各項人生競技場上,成永遠的得勝者。(作者為清華大學輻射生物研究所所長)
-----------福音 競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