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最近發佈臺灣人口現狀調查,再次指出臺灣社會已逐漸老化,為未雨籌謀,建議更改過去「一個
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的家庭計劃政策,鼓勵生產,以減輕未來子孫的負擔。
這是典型的、顢頇不負責任的「科員政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官僚手法。那麼,將來誰又來負擔更多子
孫們的老化問題呢?
臺灣最大的問題是,這塊土地已經無法負荷如此過多的人口、豬口、魚口、蝦口、甚至蚊口了。漫山的墳堆,
已讓後來者死無葬身之地;才剛走了口蹄疫,豬瘟卻逐漸在醞育中;去了魚蝦之病,霍亂弧菌竟深藏於龜甲,
隨時蓄勢待發;而登革熱早已馴化成為臺灣的本土特產了。
一個壅擠的、過度單一化的生態系統,本身就是違反熱力學的第二定律,註定要付出昂貴的維持代價。而最後
的結果,往往是以崩解的悲劇收場,卻又累及他物﹝人﹞的生存空間。想當年,「到舊金山別忘了頭上插一朵
花」﹝七零年代流行歌曲,表示該同性戀者今晚尚無玩伴,隨時可以奉陪。﹞,是多麼浪漫與自由呀。但是,
第一個愛滋病例,就是在這個四分之一人口驕傲的向世人自稱是同性戀者的大城市裡,首先被發現到的。這個
殷鑑尚為不遠,而臺灣這幾年來大地的反撲,也正印證此一定律之不易。
所以,臺灣人口老化問題,絕不是靠著製造大量的「養老機」,用傳統養子防老的功利,甚或非人性,的心態
與方法便可解決。更不是以取消科文教預算下限來浥注於經濟建設與發展之策略就可奏效。何況,臺灣豈是只
有人口老化問題而已。臺灣的現狀像極了一個如花似玉卻是滿身沉苛重病、心靈受創的小公娼。要她走出陰霾
的花柳小巷,迎向光明的未來,絕不是單靠著各種政治、經濟、法律與社會制度的執行與救濟。她須要的是真
正的愛。
有愛,鰥寡孤獨者才能皆有所養。有愛,就不至於會有不可負荷的天災與人禍。永恒不變的真愛才是維繫臺灣
安定與幸福的唯一基石。而真愛是從神來的。主耶穌基督就是真愛。只有相信耶穌基督,接受祂為救贖主,臺
灣人才有生路。
---------基督教論壇 1997/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