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遙念
東南亞經濟風暴中印尼受創最大,加上其總統蘇哈托長期的獨裁執政,引伸出來的政治問題也最深。而其間華人﹝無論是舊僑或臺商﹞不僅本身受到經濟商機的虧損,更成為政治與種族岐視下的代罪羔羊。
「經濟公義」的申張是許多社會動亂的藉口;「財富重新分配」是革命的代名詞。財富的集中固然有甚多是來自強奪豪取,但更多的人是在他鄉逆境下或經過數世代殷勤奮鬥的成果。而這些個人的努力卻有朝一日成為被欲加之罪名。在印尼是如此,在臺灣又何嘗不如是。只是移民者,罪加一級,難逃種族膚色之原罪;印尼華僑與臺商便成為該國人民怒吼的出氣孔與施暴的對象。
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是一個苦難的民族。各種天災人禍使得離鄉背井、乘桴浮於海竟是人生理想的終南捷徑。而異域遊子最大的期盼美夢就是能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但是,更多的移民最後還是在當地落戶,暫以他鄉為故里,終生魂牽夢繫只是一個遙遠飄渺的文化祖國。對於當地社會的融入與貢獻自始疏離、缺乏熱忱。於是政局稍有動盪,便成為眾矢之的、嫁罪的目標。中國人的苦難並沒有因走出中國而略釋。因為中國人的悲劇是印烙在中國人文化的底層、心靈的深處。
一個人口壅擠加上政局不安的民族,移民是一個暫時舒解的辦法。但是,對於一個移民者,他唯一的依靠,並不是所在地的民主、自由與法制。而是掌握在歷史的主宰、上帝的手中。就像當年約瑟與他的後嗣一樣,所有紙糊的保障總會隨著時間與環境而被戳破。因此,對於希冀移民者,須要深切的瞭解,唯有上帝才是永遠的依靠。同時,也當以神的愛來愛鄰舍,才能在當地贏得身家與心靈真正的安全。
而對於一個不願移民者,要揮去中國人不幸與苦難的陰霾,只有確實地在這塊地土上重新尋回上帝的榮耀,以福音作為新文化的底蘊,讓個人的心靈深處有永生的確據。而要達到這個境地,凡是神的兒女就當與神同工,積極奮起,廣傳福音,建立一個全然屬神的國度。
遙望烽火下的印尼群島,想望著在驚弓下的炎黃子孫,心中滿有與共的哀悽。但在基督十架的光照下,我們唯願在此衷心地為他們守望與代禱。盼望浪跡異地的骨肉之親能重獲平安,更能認識耶穌基督是生命裡永遠堅立不變的磐石與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