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問人:李興淳小姐 發問時間:2002年9月1日 PM06:29
|
答覆: 李興淳同學妳好: 櫻花鉤吻鮭有一些獨有的特殊行為(其實在演化的動力驅使下,每一種魚類都有自身特有的行為),如答客問的問題79:「 櫻花鉤吻鮭除洄游外,是否還有其他特殊行為?」及對洄游行為的數點說明,至於這些行為是否有趣,就有點見仁見智,不易絕對劃分!不過對研究鮭魚的我們來說,由於時常對鮭魚進行近距離的觀察,也了解鮭魚的行為習性,有時真的會看到一般行徑之外的有趣行為,例如:肉食性的櫻花鉤吻鮭原本是以食用水棲昆蟲為主,且多在急瀨後方等待覓食,但有一次研究人員居然見到鮭魚與一同生活的台灣鏟頜魚(苦花)一般,以頭部去撞擊石頭上的青苔絲藻,仔細一看,那鮭魚應該是在找尋絲藻葉中躲藏的各類水棲昆蟲才是,不過乍看除了驚訝,也讓人莞爾一笑。又例如鮭魚在見到或感覺到研究人員存在時,有時會快速逃跑,或就近躲藏,個體間的反應不太一樣。有些鮭魚所躲避的石縫太過狹窄,無法容納整個身體,只見鮭魚像鴕鳥一般,頭部深藏在石頭內,卻露出個魚尾在外擺動,此時才知,原來「鮭魚」也會有「鴕鳥」心態。 至於育幼行為,由於櫻花鉤吻鮭在產卵後,並不會像哺乳類或鳥類一樣進行撫養,這固然是因為鮭魚的幼年期較短,不需要長期照顧外,另一方面,親魚在繁殖季後的自然死亡也讓許多鮭魚卵還沒孵化前,就都成了孤兒。不過櫻花鉤吻鮭的雌魚在死去前,已經每個小寶寶都先發配一個奶瓶帶在身上,也就是所謂的「卵黃囊」,其中有小鮭魚成長與發育必須的營養成分,能讓鮭魚在還不能自由活動的仔魚期安心成長,等到奶瓶快喝完的時候,鮭魚也都長大到可以自行覓食的階段了!
|
瀏覽其他櫻花鉤吻鮭答客問資料庫的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