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的新疑問—問題183
|
發問人:傅力客先生 發問時間:2003年03月27日 PM10:25 問題183:為什麼今年魚群數量突然暴增啊?是因為量測技術的進步?還是因為復育的 成功?亦或是環境的改善?櫻花鉤吻鮭魚群數量增加固然令人欣喜,但突然倍數的增加,不禁讓人好奇其中的原因。謝謝! |
答覆: 傅先生你好: 不單只有你,其實研究人員以及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對2002年鮭魚族群數量為何大幅增加,同樣感到十分疑惑與好奇,而且由於前一年(2001年)繁殖季人工復育的幼魚並沒有在七家灣溪流域進行任何放流工作,因此這些增加的鮭魚,完全都是自然孵化更新而來的族群。加上今年魚群增加的情形,並未如以往只集中在某一河段,而是普遍性的增加(雖然上游河段的族群增加較為明顯),顯示各河段的更新狀況都很良好。在經過初步的棲地與環境分析後,我們得到幾個可能的原因,簡單說明如下: 1、較低的水溫環境 由七家灣溪流域2001年的水溫監測資料發現,較往年有較低的水溫,尤其是櫻花鉤吻鮭繁殖期的10月至12月間。較低的水溫讓鮭魚卵降低死亡率與畸形率。 2、較少的降雨量 由於聖嬰現象影響,造成台灣在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上半年降雨量的大幅減少,因而發生全省性的乾旱,特別是中北部地區,七家灣溪的溪水也明顯較往年低位,不過缺水斷流在上游河段還不至於發生。反而讓櫻花鉤吻鮭在魚卵孵化及幼魚長成這段時間中,都沒有遇到任何颱風或季節性的豪大雨,因此可以較往年有更多個體順利長成。 3、棲地承載空間與天敵 櫻花鉤吻鮭成幼魚的棲地需求明顯不同,幼魚因為游泳能力差,為了避免被成魚或天敵捕食,都躲藏在石縫或草堆下。2001年繁殖季時有較多的成熟鮭魚參與繁殖,產卵之後大多數的成魚都死去,因此2002年調查發現七家灣溪各河段的大型成魚數量較往年少得許多。此情形或許提供了幼魚較多的躲藏空間,並間接增加鮭魚的族群數量。 此外,1996年賀伯颱風所帶來的大量細沙與棲地均質化情形,也由於多年來河水逐漸淘蝕沖積下,深潭與緩流棲地比例又逐漸增加,明顯較之前改善。也是可能的因素之一。 不過,幼魚的數量與分佈受到許多因素,包含雌雄鮭魚比例、親魚營養(孵卵粒數與粒徑大小)、產卵場數量與孵化當時水溫等微棲地環境影響,並不容易釐清最顯著的因素。而以往的研究指出,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數量與天災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族群數量並因而呈現大幅變動的狀態。所以簡單歸納,也可以說鮭魚大幅增加主要是「老天爺賞臉」或是「遇到好年冬」的緣故。 |
瀏覽其他櫻花鉤吻鮭答客問資料庫的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