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問人:王文德先生 發問時間:2002年3月28日 PM9:22
|
答覆: 感謝王先生提出的問題,為了方便說明,我們以台灣櫻花鉤吻鮭為例,將學名用法與意義說明如下: 現代學名的寫法是由瑞典生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於西元1753年在《植物種誌(Species Plantarum)》一書中首先使用,亦即以屬名、種名構成完整的學名,也就是一般人所稱「二名法」,每個物種都只會有一組學名,用以描述其特徵或地理分佈關係,以與其他物種區別。整個命名系統再經由其他學者擴充解釋,發展至今,已經是全球科學家所認識學習的完整系統,各個領域並因其歷史背景與專業,發展出不同的命名系統,不過無論是動植物的寫法,慣例上都是以斜體字書寫。種小名則是為了解決某些近似物種因為地理或遺傳隔離形成逐漸的種化,但尚未達到種的層次,而特別訂出的寫法。 最後的命名者資料,是最早對該物種命名發表的人。(括號)表示該命名者最早所發表學名已被修改成新的學名,如今日所見,沒有括號的表示學名自命名者發表以來都未曾有改變。櫻花鉤吻鮭最早是Jordan與大島(Oshima)博士依據一尾標本共同發表為Salmo formosanus,後來經許多學者比較更多鮭魚標本與文獻後,才逐步修正為現在的學名,因此命名者一欄必須刮號表示。(這部分請參詳櫻花鉤吻鮭網頁的「命名歷史」部分) 整個學名分開來看,「Onco」是「膨脹突出」之意,「rhynchus」是「吻端」的意思,整個「Oncorhynchus」即是表示「突出鉤吻之狀」的第二性徵,「masou」則是「日本語鮭鱒魚類」的意思,「formosanus」是指「台灣」本地。綜合來說,櫻花鉤吻鮭的完整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Jordan and Oshima)的意思是台灣本地所產的一種亞種具有鉤吻特徵的鮭魚,而現在所見學名則是修正後的版本。 再舉一個例子,王先生所詢問的Oncorhynchus masou Brevoot 其意思是指Brevoot博士所命名的鮭魚,且學名自命名以來未經更動,但事實上那是1935年的事,後來這個物種被修正為四個亞種,因此這個學名的寫法也被修正為Oncorhynchus masou masou (Brevoort),不但多了種小名的描述,命名者也多了一組刮號。 至於學名的發音,則可以使用英語式或拉丁語式發音,拉丁語式的發音對我們來說可能會比較困難,因為一般非英語系國家,如台灣的學生多半未曾修習過拉丁語,因此建議直接以英語式發音會方便許多,雖然有時還是會唸的拗口不順。 在網頁上因為無法像電子字典一樣真人發音,因此僅以母音位置標示成幾個不同音節,協助王先生以英語方式發音。你可以簡單的將Oncorhynchus依據母音的位置分割成On-kos---rhyn-chos等不同音節,同樣的masou也可以分割成ma---sou兩個音節,如此分割成幾個音節之後,是不是覺得一目了然了呢! 以上所述,不知是否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不能解答你的疑惑,歡迎再來信再與我們討論,謝謝! |
瀏覽其他櫻花鉤吻鮭答客問資料庫的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