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tarng (小唐) on board 'baseball'
Date: Sun Jul 9 12:40:40 1995
● 初試啼聲 ●
天生才華,終究掩藏不住,但過早的暴露才華,用盡才華,卻提早結束
他的璀璨光華。
民國71年台北市的少棒隊中,出現了不少好手。包括東園的林裕翔,永
樂的林振瑞、林朝煌、白昆弘,太平的周德賢,但士林的童仁沖,卻是最令
人驚喜期待的,因為那年他才五年級。
民國71年五月,全國少棒選拔賽北區預賽開打,共有十隊參加,分成甲
乙兩組,每組五隊取前兩名共四隊晉級,再進行單循環決賽,取前兩名晉級
全國少棒選拔賽。
當時才五年級的童仁沖,入選北市華夏少棒聯隊,華夏是除了當時正出
國比賽的春秋少棒(以東園為主組成,包括林裕翔、林佳緻、李建宏等)之外
,臺北市其他各少棒的精英組成,同隊隊友包括大童仁沖一屆的林振瑞、李
育忠、林朝煌、白昆弘、周德賢等來自臺北市各少棒主力選手,在甲組預賽
中以 13:0 勝宜縣蘭陽、18:0 勝北市神龍、8:1 勝竹縣五峰、22:0 勝北縣
碧濤,以全勝戰績與竹縣五峰以及乙組的北縣榮工、竹市東園晉級。
接著,華夏再以 5:0 勝竹市東園、20:0 勝竹縣五峰、7:2 勝北縣榮工
,奪得冠軍,並與竹縣五峰一同取得晉級全國少棒選拔賽之資格。華夏第一
主將林振瑞並獲得功勞獎以及打擊獎第二名,當時童仁沖也得以有機會跟著
這些大哥哥踏進全國選拔賽決賽會場。
民國71年六月,全國少棒選拔賽在臺中展開激烈競賽,來自北區的華夏
、五峰,與中區的中市忠孝,南區的高市明德、嘉縣朴子,東區的花縣北富
,以及金門少棒,共七隊角逐代表權。地主忠孝的企圖心當然是非常強烈,
雖然張明彬、鄭武雄因資格問題不能代表參賽,但擁有以陳南星為首的臺中
忠孝,仍被臺中地方人士寄予厚望,希望能繼70太平之後,再為臺中拿下冠
軍。然而華夏更是臺北市少棒的希望,因為自民國61年之後,臺北市已整整
有十年不知冠軍滋味了! 而賽前各方評價也咸認華夏、忠孝、朴子最有希望
。童仁沖當時雖然只是五年級生,但卻也是華夏除林振瑞、林朝煌之外所倚
重的投手。
華夏在選拔賽第一場遭遇北富,開場即推出五年級生童仁沖主投,但童
仁沖的表現卻不像五年級生的生澀,完封六局只被擊出兩支安打,並且在三
棒林振瑞的滿貫全壘打火力助威下,以 6:0 旗開得勝。第二場輕鬆以11:0
輕取金門。第三場比賽遭遇勁敵臺中忠孝,兩隊都推出王牌主力,華夏不敢
大意,由林振瑞掛帥,後由林朝煌救援,而忠孝則由陳南星應戰,一場惡鬥
之後,雙方 4:4 平手,無功而返,但這卻也便宜了朴子。
第四場對五峰,華夏再由童仁沖完投六局,兩次三振,四次四壞球保送
,只被擊出五支分散安打,而在林振瑞、林朝煌全壘打攻勢下,終場以 5:2
小勝。第五場面對朴子,是場硬碰硬的對決,華夏仍由林振瑞主投,而朴子
也絲毫不敢大意,推出王牌投手黃耀聰,一場投手戰下來,華夏不幸以 0:2
敗北,朴子張協進並揮出一支陽春全壘打! 華夏此時因已有一和一敗,積分
已落後朴子三分,相當不利。所幸在第一循環最後一場,林朝煌主投,隊友
楊程凱全壘打支援下,以 4:3 險勝高市明德,仍保有一絲爭王希望!
當年選拔賽分兩循環,第一循環預賽七隊選四隊晉級第二循環決賽,惟
第一循環積分必須累計,打完第一循環之後,情況是
隊 名 勝 和 敗 積分
─────────────────
ˇ 嘉縣朴子 6 0 0 12
ˇ 北市華夏 4 1 1 9
ˇ 高市明德 4 0 2 8
ˇ 中市忠孝 3 1 2 7
竹縣五峰 1 0 5 2
花縣北富 1 0 5 2
福建金門 1 0 5 2
因此,華夏只要在第二循環保持全勝,仍有機會為臺北市奪回整整失去十
年的王座。何況林振瑞、林朝煌、童仁沖三名投手都是能夠擔當大任的投手。
第二循環第一戰,再對上忠孝,華夏大膽啟用五年級的童仁沖,童仁沖在
第一循環雖然表現不錯,但終究是對上實力略遜一籌的隊伍,在第一局就連遭
忠孝一、二棒花秋陽、陳志隆兩支安打,三棒陳南星再補一支二壘打失掉一分
,華夏因已無再輸的本錢,緊急調上林振瑞後援,雖然渡過第一局難關,但之
後仍封不住忠孝火力,打擊又受到忠孝王牌陳南星的封鎖,終場以 0:6 敗陣
,隔天雖以 5:0 擊敗明德,但最後一場仍以 2:3 敗給朴子,最後由朴子以
九勝零敗獲得冠軍,華夏、忠孝同以五勝一和三敗並列亞軍,而擁有五年級生
主將褚志遠等人的高市明德則獲得第四名。
該年朴子少棒陣容中有黃耀聰、卓琨原、張榮勳、陳金東、張協進、黃煌
智、蔡榮昌、蔡春林、蕭浚濠以及五年級的涂鵬斐、黃富照、劉峰明等人,在
遠東區少棒賽中經加賽才艱辛地取得冠軍,隨後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冠軍賽中
慘遭美西毒手( 0:6 ) ,這也是中華少棒史上第一次在世界冠軍賽中敗給美國
球隊,同時也開啟中華少棒史上的黑暗期...
● 帶領士林少棒橫掃臺北 ●
升上六年級的童仁沖,長高又長壯,球速增加,球路也增多,隱然已有王
牌架式。民國71年十一月,中華杯北區預賽八隊參加,取前三名晉級總決賽。
首場童仁沖所屬的士林輕鬆以 9:0 擊敗北市太平,但次場旋遭蕭棋男、潘仁
文、錢德豐、申豫忠、李奇嶽的榮工以 1:11 痛擊,第三場爭三、四名的比賽
士林不敢輕敵,推出王牌投手童仁沖應戰北投,前四局士林猶以 2:0 領先,
不料五、六局風雲變色,最後竟以 2:3 敗北,無法進入中華杯總決賽! 童仁
沖升上六年級之後的第一次重要比賽竟然就如此不順利。
該年中華杯少棒總決賽,代表北區的東園、榮工、北投,與代表南區的明
德、臺中太平、朴子進行激烈的競賽,最後由明德奪得中華杯冠軍,榮工亞軍
,東園季軍,但可看出各隊實力都極為接近,各有所長。
72年三月初,在嘉義舉行議長杯少棒賽,全國各地的少棒勁旅都投入角逐
的行列,但士林並未躬逢其盛,這項比賽最後由地主朴子留下冠軍,明德亞軍
,榮工季軍。可以看出嘉義地方人士對71年朴子在世界賽中失利非常在意,而
且中華杯朴子表現也不理想,但這次朴子在議長杯中奪魁的確也讓嘉義地方人
士重拾信心。
另一方面,記取無法進入中華杯決賽的遺憾,士林潛心苦練,也是在72年
三月,參加在臺中舉行的木土杯少棒賽,在少棒賽中,中華杯、木土杯、金龍
杯、中正杯都算是全國選拔賽之前重要的大賽,不過傳統球隊大多會選擇性地
保留隊上王牌,留待選拔賽時再發揮。士林在木土杯第一場,靠著王俊傑、童
仁沖的全壘打,以 4:2 險勝難纏的善化,但在第二場遭朴子以 2:6 擊敗而
落入敗部,在敗部中又遭遇善化,但這次卻以 1:7 落敗,只得到第四名,前
三名分別是朴子、明德、善化,童仁沖雖然在投手板上的表現刻意受到隱藏保
護,並未大放異彩,不過明星畢竟是明星,在打擊榜上以四成打擊率榮獲打擊
獎第五名。
正當72年四月在高雄中正杯少棒賽熱烈展開之時 (最後結果是朴子冠軍,
善化亞軍,明德、榮工並列第三) 士林再度缺席,卻選擇了水準略低的臺北市
少棒賽作為選拔賽前的試金石。首場遭遇北投,童仁沖、潘仁德王牌對王牌,
童仁沖技高一籌,9:0 獲勝,次場大勝西園 27:3 ,接著又以 12:0 輕取永樂
,第四場對臺北太平,童仁沖再度披掛上陣, 11:0 輕取王傳家先發的太平,
第五場士林以湯士磊、李安翔應戰東園的胖投手曾界銘,仍以 7:2 小勝,第
六場童仁沖再以 8:1 勝投永春,第七場則以 11:0 輕取老松,士林七勝零敗
的輝煌戰績橫掃臺北市各少棒隊,而童仁沖的優異表現也贏得投手獎,隊友湯
士磊則奪得打擊王,李安翔獲得功勞獎。
民國72年五月,全國少棒選拔賽北區預賽正式開打,共有八隊參加,取前
三名進入全國決賽。士林除了原來主力選手童仁沖、陳文彥、湯士磊、李安翔
之外,更自華興中學初中部一年級借調尚未超齡的殷仁德,又從北投找來徐正
宗、太平找來王傳家以補強戰力,的確是野心勃勃。第一場以徐正宗、王傳家
主投, 7:0輕取老松,第二場更以 22:0 大勝鶯歌,童仁沖並有一支全壘打的
演出。第三場遭遇榮工蕭棋男,士林刻意保留童仁沖,僅以殷仁德、王傳家、
李安翔輪流擔任投手,4:9 小輸。第四場徐正宗主投以 9:1 勝永春,第五場
8:0 輕取西門,第六場李安翔掛帥以 7:0 輕取蘭陽,第七場遭遇以東園為班
底的春秋,也是場王牌對決,春秋曾界銘雖然表現不錯,但士林童仁沖更勇,
投出十五次三振,未被擊出任何安打,以 2:1 力克春秋,奪得亞軍,北區代
表權由榮工、士林、春秋奪得,中區代表權由太平、忠孝獲得,南區代表權則
是明德、善化、朴子取得,東區由花蓮北富代表,再加上金門共十隊角逐72年
少棒代表權,好戲即將上場!
回顧71底年至72年間的各項少棒賽,士林雖然橫掃臺北無敵手,但一遇到
中南部幾支傳統勁旅卻是勝少敗多,然而明眼人皆知士林也許不是最強的球隊
,但童仁沖卻是最難對付的投手,況且士林再經過一番補強之後,陣容卻也是
令人刮目相看。在描述72年少棒選拔賽之前,再來回顧各項杯賽的戰況:
冠軍 亞軍 季軍 士林
──────────────────────────────────
中華杯 明德 榮工 東園 北區預賽遭淘汰
議長杯 朴子 明德 榮工 未參加
木土杯 朴子 明德 善化 第四名,童仁沖獲打擊獎第五名
中正杯 朴子 善化 明德、榮工 未參加
北市少棒賽 士林 東園 北投 童仁沖獲投手獎
金龍杯 榮工 朴子 臺中太平 未參加
● 威震八方的士林大投手 ●
72年六月,全國少棒選拔賽正式展開,頗受注目的童仁沖,身高從一年前
選拔賽的 153 cm 長到 161 cm ,經驗益加成熟。士林也盤算著運用殷仁德、
湯士磊來搭配童仁沖,加上李安翔、徐正宗、王傳家也能投投差一點的隊伍,
也許有衝出來的希望。選拔賽第一場,童仁沖就槓上太平王牌張華中,這是一
場激烈的投手戰,童仁沖奮勇投出十五次三振,只有一次保送,最後在李安翔
再見全壘打下,才艱辛地以 1:0 險勝太平。第二場對上五年級為主的忠孝,
徐正宗、王傳家輪流上陣, 11:1 輕鬆獲勝。第三場在湯士磊全壘打下,也輕
鬆地以 7:0 擊退金門。
三連勝之後,第四場對手也是另一支三連勝的勁旅地主高市明德,士林當
然是由童仁沖應戰,而明德則由身高已竄至 170 cm 的褚志遠力拼,這兩位也
是當年最出色的南北兩大巨投,童仁沖投出十二次三振,一次保送,被擊出五
支安打(包括被褚志遠敲三支);褚志遠表現也不相上下,十一次三振,一次保
送,僅被擊出二支安打,一番惡鬥之下,0:0 收場,這兩隊積分也並轡領先,
同被視為奪標呼聲最高的兩隊。
第五場對上另一支強隊朴子,連續兩天硬戰,在童仁沖不能上場的情況下
,只得推出左投殷仁德、李安翔對上朴子涂鵬斐、黃富照,6:9 遭到第一場敗
績,第六場對春秋,士林想保留童仁沖,用湯士磊、徐正宗應戰春秋小胖曾界
銘,沒想到竟然以 10:11 敗給並不算特別強隊的春秋。自此不但行情下挫,
各隊也都了解到只要童仁沖不投,士林就不算強隊,對上強隊時,即使賽前預
估可以勉強一用的殷仁德、湯士磊上場也無用,更別論李安翔、徐正宗、王傳
家了。雖然士林其他球員打擊還可以支撐,但只靠一個投手壓陣,真的是相當
不利。不過幸好第一循環最後三場,3:2 勝榮工, 13:0 勝北富,7:2 勝善化
,還是有希望在第二循環奮起直追,而勝榮工、善化是誰的傑作,相信大家都
應該了解...
打完第一循環取六隊進入在臺中舉行的第二循環,然第一循環積分仍需累
計,晉級隊伍是:
隊 名 勝 和 敗 積分
─────────────────────────────
ˇ 高市明德 6 2 1 14
ˇ 嘉縣朴子 6 1 2 13
ˇ 北市士林 6 1 2 13
ˇ 北縣榮工 6 1 2 13
ˇ 南縣善化 4 2 3 10
ˇ 中市太平 5 0 4 10
北市春秋 5 0 4 10 加賽敗給善化、太平
花縣北富 2 0 7 4
福建金門 1 1 7 3
中市忠孝 0 0 9 0
晉級各隊主力選手有:
────────────────────────────────
高市明德 褚志遠、羅金賢、韓振興、齊衛民、劉忠岳、黃威揚、徐宏根
嘉縣朴子 涂鵬斐、黃富照、劉峰明、陳丕欣、黃杉楹、蔡期成、湯鎮嘉
北市士林 童仁沖、殷仁德、湯士磊、陳文彥、李安翔、徐正宗、王傳家
北縣榮工 蕭棋男、潘仁文、李奇嶽、申豫忠、錢德豐、林俊賢、黃生源
南縣善化 王憶傑、林憲龍、張文憲、陳啟惠、鄭英賢、陳吉昇、鄭敏雄
中市太平 張華中、阮至平、邱劉斌、賀士傑、詹文芳、江旻錡、張泰偉
士林第一循環在童仁沖掛帥出戰各強隊的狀況下,都順利達成任務,但在
童仁沖受隔場限制無法出場的情形下,卻失分連連,這樣的隊伍在進入第二循
環後,勢必更加辛苦,因為場場硬戰,王牌投手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儘管童
仁沖威猛,仍然是...
第二循環第一戰,對上地主中市太平,太平仍然由張華中掛帥,但士林仍
想保留童仁沖,推出王傳家、徐正宗輪流出馬的結果,被太平以 6:6 逼和,
這對想爭奪冠軍的士林,實在很傷! 第二場對朴子,還想保留童仁沖 (因次場
要對明德) ,結果由李安翔掛帥的結果,慘遭由涂鵬斐先發的朴子以 13:0 修
理! 第三場背水一戰對明德,戲碼一樣,童仁沖對褚志遠,雙方都不敢大意,
前三局都掛零,但自四局上起,明德突然發威,終場 6:0 獲勝,這場比賽,
也決定了士林無緣爭冠的命運,雖然童仁沖、褚志遠各演出八次三振,但士林
全場只有一支安打的表現,註定落敗! 第四場對善化,由李安翔、徐正宗主投
,又是 6:6 平手,最後一場對榮工,童仁沖發威完封,5:0 勝,但也只能奪
得季軍。當年通算最後成績是:
隊 名 勝 和 敗 積分
─────────────────
高市明德 9 3 2 21
嘉縣朴子 8 2 4 18
北市士林 7 3 4 17
南縣善化 7 3 4 17
北縣榮工 7 1 6 15
中市太平 7 1 6 15
該年明德小將在遠東區第一場對日本時,因想隱藏王牌褚志遠來對韓國
,結果不小心以 0:2 敗給日本,雖然最後痛宰地主韓國,但仍無緣赴威廉
坡特一圓冠軍夢。另外,棒協派該年亞軍朴子少棒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一屆
IBA 軟式少棒賽,朴子不負眾望,勇奪冠軍。
● 初入華興 ●
一如過去臺北市優秀的少棒選手,童仁沖剛升上國一立即被棒球名門華
興中學所網羅。當時大部分的青少棒好手都過分集中於美和、榮工、華興三
校,因此常有少棒時是死對頭,到了青少棒卻又並肩作戰的情形,例如與童
仁沖同年的朴子主將涂鵬斐、黃富照、劉峰明、陳丕欣、黃杉楹、蔡期成,
以及善化的張文憲等人,都一起投效華興。當然,少棒即一起奮鬥的李安翔
、王傳家、王俊傑等人,也投入華興的懷抱。
初入華興國一,童仁沖與上述隊員都是待在華興二隊,並未立即投入一
隊戰場。一方面傳統上國一球員大都需要一年甚至兩年的養成期,另一方面
自民國72年之後,青少棒球場的範圍改制成必須與青棒球場一樣大小,因此
對於剛升上來的少棒球員而言,更需要時間來適應。況且當時童仁沖的學長
林朝煌、白昆弘、李育忠等人也都還窩在二隊,不過較早熟的國二球員,如
林裕翔、林振瑞、陳南星等人,彼時都已是華興一隊的主力選手了! 不過也
幸好童仁沖國一待在戰績並不是特別重要的二隊,因此少棒時期過度使用的
手臂,能稍有調養的機會,而這或許是之後兩年童仁沖能創下個人高峰的原
因之一。
童仁沖國一那年,也就是民國73年,國內錦標由美和取得,該年美和陣
中有潘東漢、邱耀祖、邱啟成、古國謙、廖敏雄、楊正文、尤伸評、李以寶
、李健男、黃耀聰等好手,但仍兵敗蓋瑞,並未衛冕成功。
● 離冠軍總是差那麼一點 ●
升上國二之後的童仁沖,立即進入華興A隊,並且倚為重用。該年華興
A隊陣中好手如雲,主體是71年春秋、華夏、忠孝選手加上72年士林、朴子
所組成,包括林裕翔、林佳緻、李建宏、林振瑞、林朝煌、白昆弘、周德賢
、陳南星、胡長豪等成熟球員,並且加上童仁沖、涂鵬斐、黃富照、王俊傑
等國二生力軍,實力堅強,是眾所矚目的球隊,即使國三球員如李育忠也無
法選入A隊,而國二的劉峰明、王傳家等等,也只好繼續在B隊等待機會。
而當年美和白(美和一隊)中有71年少棒冠軍朴子的黃耀聰、陳金東、蔡
榮昌、黃煌智、蕭浚濠等人,到了74年青少棒時正是成熟期,而且因美和青
少棒已連奪民國71∼73年全國冠軍,因此最被看好。榮工也有71年朴子的卓
琨原,更有72年少棒冠軍明德大將褚志遠,此外尚有驍將羅益兆、陳國樑、
蕭棋男、陳建成、申豫忠、李奇嶽、何禮宏等人,雖說國二球員偏多,然亦
有一定實力可與美和白、華興A周旋。
民國74年全國青少棒選拔賽共有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又稱之為中正
杯,有頒發另外的獎盃。華興A在第一階段預賽中,與東峰、華興B、美和
紅分在同一組,首場 13:0 痛宰東峰,次場 4:0 小勝小老弟華興B,但在
第三場遭遇美和紅時,卻因認為對方是美和二軍 (主體是72年明德、善化好
手所組成,包括齊衛民、韓振興、劉忠岳、黃威揚、徐宏根、林憲龍、王憶
傑,另外也有士林的湯士磊等) ,僅派出國二生黃富照應戰對方也是國二主
力左投林憲龍,沒想到卻以 1:5 遭到毒手。雖然這並不影響華興A晉級第
一階段資格賽,但因積分必須累計,是故這場比賽的敗戰卻造成往後第二、
第三階段必須苦苦追趕的後果。
第一階段預賽結束後,美和紅、華興A、華興B晉級,另一組則由美和
白、榮工、國盛入圍第一階段資格賽。第一階段資格賽則六隊取四隊進入第
二階段。第一階段資格賽一展開,華興A首戰榮工,在王牌投手林朝煌掛帥
之下,4:3 險勝榮工搶下好彩頭! 第二場再遇美和紅,這次不敢大意, 7:0
輕鬆獲勝,第三場遭遇勁敵美和白,雙方都排出主力投手,林朝煌大戰李健
男,結果華興A以 5:1 力檎美和白。第四場則以 4:1 小勝華興B,第五
場再以 7:0 勝國盛,第一階段結束後,以7W1L戰績追和美和白,當然
林朝煌連勝榮工、美和白是主要關鍵。
由於第一階段有頒發中正杯獎盃,因此同以7W1L戰績的華興A、美
和白必須加賽分出高下(但積分則不列入選拔賽計算),雙方也都很有誠意,
華興A派出陳南星,美和則由陳金東出馬,這場比賽童仁沖也曾出場救援,
不過華興A仍以 2:5 不敵,中正杯冠軍杯由美和白抱走。而晉級第二階段
的四隊則為美和白、華興A、榮工、美和紅。
第二階段由於都是強隊在競爭,投手調度就顯得更重要,而這其中美和
白更佔了不少便宜,因其小老弟美和紅也晉級,多少可以有些護航作用。移
師高雄進行的第二階段首場華興遭遇美和紅,雙方投手分別是林佳緻與林憲
龍,經過第一階段之後,林憲龍似乎不再管用,華興A輕鬆以 9:0 收拾美
和紅。次場對上大敵美和白,這是王牌對王牌的大戰,林朝煌對抗黃耀聰、
陳金東,華興A以 4:3 險勝。第三場對上榮工,榮工三年級投手卓琨原表
現極為出色,六局投球內容中,僅被擊出四支安打,三次三振外加兩次保送
,但華興A二年級投手童仁沖更是展現大將之風,完封七局只被擊出兩支安
打,還有五次三振外加四次保送,這場投手戰最後是在七局下華興A陳南星
再見安打下,以 1:0 氣走榮工。第四場再戰美和紅,差一點又陰溝裡翻船
,華興A兩位三年級投手林佳緻、陳南星輪流接手才擺平對方美和紅二年級
主投齊衛民。第五場再對榮工,林朝煌雖然只被擊出三支安打,但仍不敵榮
工卓琨原,終場以 1:2 敗戰。第六場美和白派出另一王牌李健男,華興A
則在童仁沖表現不佳下,以 2:5 輸掉這場原本可以拉開領先差距的比賽,
也因此積分仍和美和白共同保持領先。
打完兩個階段,情形是
隊 名 勝 和 敗 積分
─────────────────
華興A 11 0 3 22
美和白 11 0 3 22
榮 工 9 0 5 18
美和紅 9 0 5 18
很顯然呈現出華興A與美和白爭霸的局面,但榮工在第二階段漸漸以戰
養戰,愈打愈出色,在第二階段三隊相互對戰都是一勝一敗,因此對於積分
在前的華興A與美和白而言,更得小心。華興A主要靠林朝煌、童仁沖、陳
南星撐腰,美和白則是黃耀聰、李健男兩大主投,榮工卓琨原、羅益兆、褚
志遠亦是不可輕忽。
最重要的第三階段移師臺北舉行,對三強來說,場場不可大意! 華興A
首場在林佳緻主投下,以 8:0 收拾美和紅林憲龍、齊衛民。次場對上榮工
,雙方排出的投手陣容,彷彿就是兩年前少棒兩大巨投的翻版─士林童仁沖
與明德褚志遠,而其結果也如兩年前的翻版,雖然童仁沖表現稱職,然而褚
志遠依舊威猛,只被擊出兩支安打,童仁沖再次以 0:3 敗在宿敵褚志遠手
下,這場敗戰對封王有不小影響。幸好第三場在林朝煌掛帥下,打線發威,
打得美和白黃耀聰、陳田明無力招架, 10:4 勝,保有一線生機。第四場再
戰美和紅林憲龍,竟又是苦戰,林佳緻、黃富照輪番上陣才以 5:2 解決對
手。第五場再戰愈打愈旺的榮工,華興A由陳南星擔當大任,但仍不敵榮工
羅益兆、陳建成, 1:3 敗。
進行至此時,華興A只剩最後一場比賽 ── 對美和白,雖然在第三階
段連敗榮工兩場,對戰績影響很大,但也只不過落後領先的美和白一場勝差
! 只要在最後一場把握機會,就可將戰績拉平,進而獲得加賽的機會! 雖然
離冠軍只差一小步,但這一步卻是困難重重的一步!
華興將這場關鍵戰交給林朝煌,美和則由李健男擔綱。林朝煌在這場重
要比賽似乎又犯了緊張的毛病,失分連連,雖然童仁沖緊急上場救援封鎖住
對方攻勢,但是打擊無法突破美和白李健男的球威,終場 0:4 輸掉代表國
家出征的機會。
該年選拔賽美和白兩大主投李健男、黃耀聰分獲最優秀投手獎以及功勞
獎,是美和白獲得代表權的最大功臣,也因他們的優異表現,締造國內青少
棒史上最長的四連霸 ── 71∼74,那幾年可稱之為美和青少棒的全盛時期
(另一次青少棒的四連霸是在 77∼80,也是由美和完成) 。而這批主體是三
年前失意於威廉波特的朴子小將,如今代表美和青少棒出征印地安那州蓋瑞
城,一掃三年前抑鬱,抱回冠軍杯,並且也為前一年失利的美和學長報了一
箭之仇。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年是世界青少棒賽最後一次在蓋瑞舉行,美和留
住這次冠軍,也是意義非凡!
● 追尋國手夢 ●
升上國三,也正代表青少棒的最後一年,對天生好手童仁沖而言,這一
年更得多多努力,雖然他在投手板上受到肯定,但是缺乏國手經歷卻是一個
天才球員無法忍受的,他可不要像他的學長林朝煌、林裕翔、林佳緻、李建
宏、林振瑞、白昆弘、周德賢、陳南星、胡長豪等人,在少棒跟青少棒時期
都無法拿個全國冠軍來證明自己。
而這一年,華興A隊的主體陣容是 ── 童仁沖、李安翔、黃啟瑞、王
俊傑、王傳家、涂鵬斐、黃富照、劉峰明、黃杉楹、蔡期成、陳丕欣、張文
憲以及國二生陳炳男、陳長陽等十四名球員,而這幾乎就是72少棒亞軍朴子
與季軍士林的聯軍,在華興陳秀雄、蔡榮宗、蔡景峰的帶領下,編織著國手
夢!
而另一方面,榮工有72明德大將褚志遠掛頭牌,配上72榮工好手申豫忠
、蕭棋男、李奇嶽,此外還有陳啟惠、沈進成、施宗男、卜南波、吳俊賢、
錢德豐,陣容亦是相當可觀,堪稱華興頭號勁敵! 美和則主要是由72明德小
將為班底,球員包括齊衛民、羅金賢、韓振興、劉忠岳、林憲龍、鄭英賢、
王聖徹、潘忠華等,雖然投手陣容稍弱,但頂著四連霸的光芒,也不敢令人
小覷!
民國74年十二月,中華杯熱烈展開,青少棒北區預賽由榮工藍、華興A
華興B取得代表權,南區部份則由美和、東峰代表。在這項全國選拔賽前最
重要的青少棒賽中,華興A投手輪番上場試試身手,可以完全信賴的仍然只
有童仁沖,其餘如劉峰明、王傳家、黃富照、黃杉楹、李安翔等,也是可以
視情況搭配使用。這項比賽華興A在落入敗部爭奪敗部冠軍時,由童仁沖掛
帥收拾掉由齊衛民主投的美和,在挑戰勝部冠軍榮工時,雖然華興A先後推
出黃杉楹、劉峰明、黃富照三名投手,仍抵不過褚志遠一夫當關,最後是以
3:5 落敗,奪得亞軍。
● 大賽來臨 ●
民國75年四月,青少棒選拔賽第一階段在臺南登場,當年除了美和、華
興、榮工各派兩隊之外,尚有臺北士林、臺中東峰,以及地主臺南建成等共
九隊投入戰場。
華興A首場遭遇美和A,在劉峰明只被擊出兩支安打,並且三振八次的
優異演出下,2:0 解決齊衛民、林憲龍領軍的美和A,接著三場都是輕騎過
關,分別以 10:3 勝美和B、 11:1 輕取小老弟華興B、8:0 勝建成,搶下
四連勝的好彩頭。真正的硬戰在第五場,戲碼仍舊延續著,華興A童仁沖力
拼榮工A褚志遠,童仁沖演出六次三振,只被擊出兩支安打,但是第一局致
命的失誤,再次臣服於褚志遠手下,比數 0:3。第六場遇上以國一為主體的
東峰,但是打來卻異常辛苦,勉強以 3:0 獲勝。最後兩場對士林、榮工B
,都輕鬆以 10:0 取勝。打完第一階段,榮工A、華興A、美和A同以7W
1L戰績領先,加賽由榮工A取得第一階段中正杯冠軍,華興A亞軍,美和
A則屈居季軍,而第一階段取四隊晉級第二階段,第四個名額由東峰以5W
3L取得。
第二階段之後,幾乎場場硬戰,因此投手戰力充沛的一隊,往往佔較多
優勢,華興投手多,但能挑大樑者,除童仁沖外,很難評估,榮工則有褚志
遠一柱擎天,佐以申豫忠、李奇嶽、陳啟惠,最被看好。美和情況則稍差,
除了齊衛民、林憲龍之外,只有韓振興可用。不過球是圓的,在高雄舉行的
第二階段就有狀況發生。
華興首場對美和,雖然兩大主力童仁沖、劉峰明傾巢而出,但卻以 2:4
不敵美和齊衛民、韓振興,第二場 10:0 輕取東峰,第三場對榮工,榮工還
是排出剋星褚志遠,華興這回由黃富照、黃杉楹硬拼,結果還是輸,1:4 敗
。幸而在第四場再戰美和時,五局上半連得七分,7:4 解決難纏的對手。第
五場再戰東峰,8:3 小勝。最後一場再對榮工,還是敗,1:3 !
打完兩個階段的比賽,積分情形是
隊名 應賽 已賽 勝 敗 積分
─────────────────────
美和 20 14 12 2 24
榮工 20 14 11 3 22
華興 20 14 10 4 20
東峰 20 14 5 9 10
美和靠著打擊的發揮,反而領先投手陣容較充沛的榮工、華興,在只剩
六場比賽,而且三隊實力又相距不多,以致於互咬的情況下,華興想要自第
三名脫穎而出,真是談何容易!
● 兩大巨投成型 ●
雖然華興陷入極端不利的狀況,但愈是在逆境中奮鬥,所獲得的成果更
是令人難忘。
選拔賽第三階段移師臺北,第一場又是宿敵碰頭,華興童仁沖對榮工褚
志遠,這場若華興落敗,幾乎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而很可喜的是華興
打擊群終於很爭氣地發揮火力,並且在第七局上迫使褚志遠退場換由申豫忠
救援,華興童仁沖則是穩穩地完投七局,4:3 贏了重要的一場。第二場對美
和,華興大膽啟用王傳家先發,王傳家不負眾望,完投七局只被擊出三支安
打,投出個人代表作,9:1 擊退積分在前的美和。第三場黃杉楹迎戰東峰國
一生吳孟財、賴有亮,也順利地以 4:1 達成任務。第四場再對榮工,華興
仍是王牌童仁沖掛帥,而這回榮工換了主角,申豫忠、陳啟惠一右一左應戰
,結果童仁沖表現穩健,只被擊出分散的六支安打,終場 5:1 華興勝。最
後一天華興一日兩戰,先對美和,再對東峰。對美和時排出前一次表現突出
的王傳家,此時華興氣勢已起,一發不可收拾,王傳家更是神了,只被擊出
兩支安打, 14:0 提前四局完封美和,林憲龍、韓振興幾乎成了餵球投手。
接著最後一戰東峰也成了靶子,華興黃富照先發,打線猶如猛虎出柙一般,
13:2 提前在五局結束。華興在第三階段六連勝,大逆轉地拿下冠軍,不但
終結的美和意欲五連霸的美夢(美和在第三階段只對東峰拿了兩勝),更是華
興青少棒隊史上的第三次全國冠軍,而這個勝利,距離民國66年的勝利,相
隔竟有九年之久!
華興在第三階段能夠脫穎而出,最主要關鍵在於童仁沖兩勝榮工,王傳
家兩勝美和,兩人隱然成為華興一右一左兩大巨投。童仁沖獲得功勞獎,而
王傳家更是拿到最優秀投手獎,另外,隊友涂鵬斐拿到最優秀守備獎,王俊
傑 0.611、黃富照 0.600 的高打擊率分別得到打擊獎第二、三名 (第一名
是美和劉忠岳,0.642 )。
王傳家的崛起,相當令人驚喜,而且延續了青棒三年,直到養豬增肥為
止。而他更是早在青少棒時期就已展露打擊才華,與黃富照、王俊傑挑起華
興三到五棒的重責大任。
● 史上最強華興 ●
緊接著七月份在臺北舉行的遠東區青少棒賽,只有中華和關島參加,採
三戰兩勝制。首場童仁沖奉命迎敵,不但投出六次三振,僅被擊出三支安打
,而且童仁沖個人更打出百分之百的打擊率(三打席,二安打,一犧牲觸擊)
,帶領華興在五局以 10:0 提前獲勝。隔天再戰關島,王傳家、劉峰明輪流
上陣,因不適應關島投手之慢速變化球,打完七局才以 9:2 取勝,奪得遠
東區冠軍並且取得參加 1986 世界青少棒賽之資格。童仁沖以 0.500 之高
打率為隊上打擊之冠!
該年是世界青少棒賽第一年於奇士密舉行,此球場乃休士頓太空人之練
習場地,球場廣闊漂亮,由於是第一年在此舉行,因此也是有其特殊意義。
並且由於前往美國衛冕冠軍之前,棒球大家長嚴孝章理事長突然病故於奧地
利,因此該年三級棒球隊更有取冠軍杯以榮耀嚴理事長之職責!
到了奇士密之後,首場中南美洲勁旅巴拿馬,華興不敢大意,由王牌童
仁沖應戰,阿童犀利的球路只讓對手擊出兩支安打,三次保送,但卻重重賞
了對方十個三振,威風八面以 8:0 輕取對手。該場華興排出的陣容是:
一棒ss涂鵬斐 二棒1b黃杉楹 三棒2b王傳家 四棒c黃富照 五棒cf王俊傑
六棒rf蔡期成 七棒3b劉峰明 八棒p童仁沖 九棒lf陳丕欣
第二場對過去多次與中華隊作對的美西,但在中華華興火力全開的情形
下,美西根本無力抵抗, 5:15 向中華隊稱臣。這場華興排出的陣容是:
一棒ss涂鵬斐 二棒2b蔡期成 三棒c黃富照 四棒p王傳家 五棒cf王俊傑
六棒1b黃杉楹 七棒3b劉峰明 八棒lf童仁沖 九棒rf陳丕欣
連勝兩場之後,第三場對上人高馬大的美南爭奪勝部冠軍,華興仍舊派
出最穩當的童仁沖先發,童仁沖當時身高 174 cm ,但對方投手彼得斯卻有
186 cm 之高,而且球速極快。不過童仁沖依然穩健,帶領華興以 3:1 力
擒美南,勇奪勝部冠軍。這場華興排出的陣容與第一場完全相同。
美南落入敗部力爭上游,取得敗部冠軍。華興以逸待勞,冠軍戰排出另
一套陣容:
一棒ss涂鵬斐 二棒3b蔡期成 三棒2b王傳家 四棒c黃富照 五棒cf王俊傑
六棒1b黃杉楹 七棒p劉峰明 八棒lf童仁沖 九棒rf陳丕欣
不料一局下半先發投手劉峰明即呈現不穩,連丟三分,教練團當機立斷
換由王傳家接手才穩住局面,王傳家並且發威,至終場賞了對方十一個三振
。雖然華興小將打美南投手謝克福(188 cm)的球並不順手,只敲了四支安打
,但因謝克福控球太差,八次保送外加一個觸身,華興逮住機會,終以 5:3
擊敗美南,榮登 1986 世界青少棒冠軍! 這也是童仁沖的第一個國手經歷及
第一個世界冠軍。
說起這批華興選手,剛好和我同屆,因此特別親切,他們一路由全國賽
中的逆境打上來,更在世界賽中連勝四場,留下奇士密第一個冠軍,堪稱是
華興歷來少見的堅強陣容,我將他們稱之為史上最強之華興青少棒,在此特
別列出該隊當年先發九人之個人資料
生 日 身高 體重 守位 世界賽打擊率
────────────────────────────────
涂鵬斐 59. 8.17 175 68 ss 0.388 (7/18)
黃杉楹 59. 8.25 173 67 p、1b 0.153 (2/13)
王傳家 60. 6.26 170 68 p、2b 0.428 (6/14)
黃富照 59. 8. 7 175 70 p、c 0.307 (4/13)
王俊傑 59.10.14 178 78 cf 0.375 (6/16)
蔡期成 59. 8.24 168 70 2b、3b、rf 0.285 (4/14)
劉峰明 59.10. 7 174 62 p、3b 0.214 (3/14)
童仁沖 59.11. 7 174 64 p、lf 0.166 (2/12)
陳丕欣 59.11.13 175 80 lf、rf 0.444 (4/ 9)
世界賽登板投手表現
局數 人次 安打 三振 四壞 失分 責失 自責分率
─────────────────────────────────
童仁沖 14 54 10 16 4 1 1 0.64
王傳家 13.2 53 9 21 4 5 5 3.30
劉峰明 0.1 5 3 0 1 3 2 54.00
● 臺灣投手的命運 ●
童仁沖風光的日子正好是在少棒低潮期那個年代,彼時棒球選手來源少
,大投手更是少,一旦出現優秀的投手,通常就是受到無情的濫用! 這可說
是臺灣三級棒球投手的命運!
頂著世界冠軍的榮耀回國之後,童仁沖益加忙碌,九月份有中正百年紀
念杯表演賽(雖然未上場主投),十月份更是以高一年齡被北北徵調去打區運
會! 當時北北是由華興青棒及其校友所組成,包括當時紅透半邊天的呂明賜
也在陣中,童仁沖以小高一之姿與童健勝、李文豪分擔投球重任,這也是他
第一次與呂明賜做投捕搭檔。十一、十二月份的中華杯青棒賽,更是在大多
數同期隊友都還待在B隊之時,又被徵調投入A隊戰場。
童仁沖在國二時代,就被華興賦予與林朝煌、陳南星輪流上場的重責大
任,尤其當時林朝煌、陳南星都並不十分穩定,小小國二年紀的童仁沖背負
的壓力更大。升上國三後,更是華興唯一可以信賴的王牌,雖然有劉峰明、
黃富照、黃杉楹等投手,但在關鍵比賽,教練還是只敢派童仁沖出來壓場面
,即使後來王傳家崛起,但童仁沖之前所累積的傷早已無法根治。而比賽一
個接著一個來,內向的小孩根本沒有說拒絕的勇氣,就這樣,童仁沖的手臂
接近報廢。
民國76年的青棒選拔賽,童仁沖與同期隊友王傳家、黃富照被納入華興
A的陣容之中,但這次童仁沖在選拔賽中卻鮮少登板,而是藉著其不錯的速
度與苦練,擔任左外野手(選拔賽打擊率 0.291,一支全壘打),那時正好是
榮工青棒全盛時期(民國 75∼78 年)的第二年,華興則屈居亞軍。而很幸運
地,童仁沖在選拔賽三個階段下來,不過只投了十三局,卻仍然受到賞識,
以投手身分入選青棒白隊,是該屆青棒國手年齡最小的,得以與許多高二、
高三學長同赴羅德岱堡圓夢。在此列出該年青棒國手:
青棒藍隊
────────────────────────────────────
投手: 郭李建夫、卓琨原、羅益兆(榮工)、林朝煌、駱亮諭(華興)、邱啟成(美和)
捕手: 黃鈞瑜(榮工)、白昆弘(華興)
內野: 褚志遠、胡長豪、申豫忠(榮工)、周德賢(華興)、韓振興、楊正文(美和)
外野: 鄭衛青、陳南星、陳國樑(榮工)、蔡榮昌(美和B)
青棒白隊
────────────────────────────────────
投手: 郭李建夫(榮工)、林朝煌、駱亮諭、童仁沖(華興)、邱啟成、廖敏雄(美和)
捕手: 白昆弘(華興)、尤伸評(美和)
內野: 胡長豪、童琮輝(榮工)、周德賢(華興)、古國謙(美和)
外野: 邱炳煌、鄭堅文(華興)、沈俊忠(美和)
該年青棒藍隊赴加拿大溫莎參加第六屆IBA青棒錦標賽,雖然郭李建
夫榮獲大會最佳右投手獎,並且周德賢、韓振興在打擊上有非凡演出,但卻
只拿下第四名。而童仁沖所屬的青棒白隊,在遠東區比賽中第一場以 11:2
輕取塞班島,投手是林朝煌、邱啟成、駱亮諭、郭李建夫,第二場以 18:0
痛宰塞班島,投手是郭李建夫、邱啟成、童仁沖,連二勝勇奪遠東區冠軍。
到了羅德岱堡之後,首場 7:1 勝墨西哥,投手是邱啟成。第二場郭李奮力
演出完封秀,2:0 力克美南。第三場兩位華興投手林朝煌、駱亮諭聯手出擊
, 12:1 大勝波多黎各,童琮輝、古國謙並各轟出一支全壘打,這場球也是
童仁沖在該次賽會中唯一一次被排上先發,第九棒,守左外野。第四場爭勝
部冠軍,郭李建夫再度完封,2:0 克布羅瓦郡。布羅瓦郡在落入敗部之後,
隨即取得敗部冠軍,先趁郭李建夫不穩,接手的林朝煌、邱啟成、駱亮諭也
無法封住, 10:4 勝了中華一場,但在加賽中,郭李建夫恢復正常,完投率
領中華隊以 9:1 擊敗布羅瓦郡,榮獲 1987 世界青棒賽冠軍! 該次賽會郭
李建夫也以 1.22 的低防禦率獲選明星右投手,而童琮輝打擊率高達 0.555
,亦獲選明星球員。
童仁沖雖然沒有太多機會亮相,但以高一小選手的年齡,能隨隊前往羅
德岱堡,並拿下冠軍,也是一件相當光榮的事!
● 年年入選國手 ●
由於當時青棒是採明星球員組隊方式,不像少棒、青少棒非得奪得冠軍
才有機會代表國家出賽,因此以童仁沖的身手,不管當投手、外野,獲選國
手的機會都相當大。
民國77年全國青棒選拔賽,也就是童仁沖高二那年,即很少登板,大部
分時間都守外野,其中在第二階段比賽中,甚至有一場對榮工B,童仁沖完
投而以 1:4 落敗的記錄。不過該年華興青棒擁有林朝煌、王傳家兩張王牌
,加上榮工郭李建夫已畢業,因此賽前一致看好華興能扳倒連拿兩年選拔賽
冠軍的榮工,但很令人意外,前一年(民國76年)才在世界青少棒賽中失利的
黃文博,一升上高一卻有不凡的演出,而高三、高二球員卓琨原、申豫忠兼
任投手、野手也都表現稱職,不但帶領榮工拿下冠軍,更創下榮工在選拔賽
連 23 場不敗的輝煌記錄,將榮工王朝推到最高點! 該年童仁沖雖然在投手
板上表現平平,但外野在苦練之下,也佔有一席之地,入選第二隊國手,代
表參加退伍軍人協會青棒賽。以下就列出該年之青棒國手:
青棒一隊 教練: 蕭文勝
────────────────────────────────────
投手: 黃文博、羅益兆、陳勇勳(榮工A)、林朝煌、王傳家(華興A)
捕手: 吳俊賢(榮工A)、白昆弘(華興A)
內野: 褚志遠、胡長豪、申豫忠、卓琨原(榮工A)、周德賢(華興A)
外野: 李奇嶽、陳南星、陳國樑(榮工A)
青棒二隊 教練: 蔡榮宗
────────────────────────────────────
投手: 黃富照、劉峰明(華興A)、陳建成(榮工B)、李育忠、黃杉楹(華興B)
捕手: 林俊賢(榮工B)
內野: 林裕翔、張協進、涂鵬斐、林振瑞(華興A)、張展榮、何禮宏(華興B)
外野: 張文憲、王俊傑、童仁沖(華興A)
青棒三隊 教練: 李瑞麟
────────────────────────────────────
投手: 吳坤峰、黃耀聰、林憲龍、王聖徹、韓振興(美和A)
捕手: 劉忠岳、蕭浚濠(美和A)
內野: 蔡泓澤、鄭俊男、林茂華、張榮勳、陳宗世(美和A)
外野: 李健男、蔡榮昌(美和A)、廖述仁(榮工B)
其中青棒一隊參加羅德岱堡世界青棒賽,落入敗部之後,力爭上游,衛
冕成功。王傳家並獲選最有價值球員及明星球員獎,而林朝煌、白昆弘投捕
搭檔也同時獲選明星球員。
民國77年十月,童仁沖剛升上高三,青棒秋季賽展開,同時也是 1988
年IBA青棒賽(十二月於澳洲舉行)的選拔賽,當時華興以6W1L拿下冠
軍,壓下榮工,而童仁沖鎮守中外野,打序則在二、六、七棒之間,整個選
拔賽以 0.381 的打擊率,並且沒有失誤的優異表現,再度入選國手。以下
列出當年參加IBA青棒賽的國手:
───────────────────────────────────
投手: 王傳家、黃富照、劉峰明、黃杉楹(華興)、黃文博、羅益兆(榮工)
林憲龍(美和)
捕手: 白昆弘(華興)、吳俊賢(榮工)
內野: 武建州、張建勳、涂鵬斐(華興)、申豫忠、施宗男(榮工)、韓振興(美和)
外野: 王俊傑、童仁沖(華興)、李奇嶽(榮工)
該年IBA青棒國手投手名額有七位,加上野手陣容中申豫忠、韓振興
、童仁沖也都能擔任投手,全隊號稱有十名投手可用! 不過到了澳洲,首場
遭遇大陸,這也是兩岸青棒隊第一次在國際賽中交手,中華隊靠著幸運的第
八局連下八分,才後來居上勉強以 11:4 取勝,幸好後來漸漸進入狀況,拿
下季軍。童仁沖在該年打序多在二、七棒之間,守中外野,表現中規中矩。
而中華隊黃文博以 1.467 的防禦率,韓振興以 0.467 的打擊率並敲出中
華隊僅有的兩支全壘打,雙雙入選明星球員。
● 高三重新出發 ●
雖然年年入選國手,但對童仁沖來說,重新登板才是他最渴望的。78年
全國青棒選拔賽,又經常看到童仁沖在投手丘上熟悉的身影,雖然那年榮工
王朝依舊延續,拿下冠軍,而華興又再度獲得亞軍,但童仁沖表現得到賞識
,以投手身分入選第一隊國手。以下列出該年青棒國手:
青棒一隊
────────────────────────────────────
投手: 黃文博(榮工A)、王傳家、童仁沖、黃杉楹(華興藍)、林憲龍(美和藍)
捕手: 吳俊賢(榮工A)、黃富照(華興藍)
內野: 申豫忠、褚志遠(榮工A)、涂鵬斐(華興藍)、韓振興、王聖徹(美和藍)
外野: 李奇嶽(榮工A)、陳丕欣、王俊傑(華興藍)
青棒二隊
────────────────────────────────────
投手: 任志偉、陳立仁(榮工A)、黃裕登(華興藍)、曾政雄、賴有亮(美和藍)、
黃清境(榮工B)
捕手: 葉君璋(榮工A)、吳富銘(華興藍)
內野: 劉怡明、卜南波(榮工A)、張建勳、武建州、洪宏明(華興藍)、陳瑞明(榮工B)
外野: 廖述仁、沈進成(榮工A)、張文憲(華興藍)、李聰富(美和藍)
青棒三隊
────────────────────────────────────
投手: 劉峰明(華興藍)、蔡孟哲、張守元、林克明、洪佩臻(美和藍)、陳啟惠(榮工B)
捕手: 劉忠岳、陳俊和(美和藍)
內野: 蕭棋男、施宗男、張瑋(榮工A)、邱麒璋、吳孟財(美和藍)
外野: 孫光義、吳國政(美和藍)
該年童仁沖雖然以投手身分入選青棒一隊,但到了羅德岱堡之後,教練
團仍然只敢啟用黃文博、王傳家,甚至非投手身分入選的黃富照、韓振興都
上場投過,然而童仁沖仍是以鎮守中外野,第九棒的身分上場。該年青棒一
隊打來十分順手,四連勝即順利封王,達成三連霸,捕手吳俊賢榮獲最有價
值球員獎,黃文博則得到最佳投手,而吳俊賢、黃文博、王傳家、申豫忠皆
獲選明星球員。另外,青棒二隊遠征加拿大,參加IBA青棒賽,雖然只獲
得第四名,但右外野手李聰富、中外野手任志偉砲火隆隆,雙雙入選明星球
員。而青棒三隊則拿下阿爾伯他邀請賽冠軍。
● 重大抉擇 ●
自華興畢業之後,童仁沖並未選擇保送升學,而是直接由合庫所吸收,
這可說是他人生一個重要的抉擇。揮別三級棒球時代的光輝,踏入成棒界,
競爭更形激烈。在手臂受傷的情形下,立刻投入戰場,也許不如先到大學隊
中休息靜養。但童仁沖有其現實生活的考慮,不得不立刻加入合庫。
民國78年成棒秋季賽,當時職棒尚未開打,童仁沖與許多目前活躍在職
棒場上的名將即曾同場競技。雖然童仁沖的表現並不特別突出,但因其優異
的的體型 ( 178cm,72kg ),實為可造之才,被納入國家二隊。翌年入伍,
兩年陸光時期,被定位在投手,表現依然平平,因此也不再列入國家二隊的
陣容中。但就在其退伍之際,三商虎力邀其加盟,而夏威夷大學也願提供獎
學金邀請就讀,這可說是當時一般球員在不知道時報、俊國能否順利進軍職
棒,一個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但或許是長期在投手丘上失去昔日光采,導
致信心不足,因此都婉拒了這些機會,而仍然保守地選擇合庫這個鐵飯碗。
童仁沖81年退伍之後加入合庫,雖然一直登錄在選手名單之內,但是上
場機會一直很少。民國83年之後,甚至在選手登錄名單中也看不到他的名字
。或許棒球對他來說是那麼地重要,在手傷長期困擾他的情形下,於84年三
月選擇開刀一途,作了人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抉擇,企圖東山再起。但卻不
幸於六月間離開人世,死亡證明書上寫的是 "急性腦膜炎" 。25歲的年輕身
軀,曾經許多榮耀,也都靜靜地隨之而去。
10歲不到就開始打球,到25歲離開人世,童仁沖自懂事以來一直是在球
場中成長,棒球帶給他歡樂,帶給他責任,帶給他榮耀,也帶給他失意,最
後帶給他不幸。這一遭棒球路行來蜿轉曲折,留給關心他的球迷朋友們永遠
的懷念。當我在六月七日聞知其死訊時,正好是論文口試前寂靜的夜晚,我
腦中一片空白,只是極力回想童仁沖青少棒時期投球的身影,往事真是無法
一一道盡,只願本文蒐集一些關於童仁沖點點滴滴的過往,能對網路關心他
的朋友們,做一次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