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展望
生技產業為未來明星產業,政府也積極扮演火車頭的角色,自1983年開始,政府就大力推動生技產業發展,期望能創造出像電子業般輝煌成績,由於未掌握台灣發展生技的優勢,因此成績表現乏善可陳。
過去17年是全球生物科技應用在製藥產業,開花結果的璀璨時代,以重組基因技術及單株抗體為應用基礎的蛋白質製劑,開啟製藥、疫苗等領域的產業革命,也使新藥研發的質與量大幅提昇。但在這段期間,國內製藥業在產業型態與經營模式方面並無重大的轉變,大多仍以生產學名藥與原料藥為主,也僅供應內銷市場。對於研發的投入,大量集中於製程、劑型的改良;至於新藥研發,則因資金、人才不足,或管理法規不甚明確、進展十分有限。過去政府的目標則是推動精緻農業及農業生物科技,在花卉、水產養殖、動物疫苗、生物農藥及保鮮技術方面,選取產品開發。譬如台糖以天敵製造生物農藥、酵素技術製造健康食品,以及蘭花培植等。
目前製藥與醫療保健相關的產業仍然是生物科技發展最蓬勃的領域,隨著基因圖譜解開,若這些資訊能開放供研發使用,新藥研發必然大幅成長,我國應盡量利用我們擁有的優勢資源並克服弱勢,掌握機會,讓生技業有重新出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