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ssic 89學年度下


Biophysics Chemistry (2) LS 4524 00 by呂平江'林志侯'孫玉珠等教授

1. 生物巨分子(含蛋白質、核酸及醣類)組成及結構簡介
2. 各類光譜原理及測定之介紹與應用

指定用書
Physic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Sciences
by Ignacio Tinoco, Jr.; Kenneth Sauer & James C. Wang


參考書籍
Introduction to Protein Structure
by Branden and Tooze
"Biological Spectroscopy"
by Iain D. Campbell & Raymond A. Dwek

教學進度
http://life.nthu.edu.tw/~lslpc/biophys/schedule.html
http://life.nthu.edu.tw/~labcjw/

成績考核
以三次期中考及一次期末考為成績考核標準。

Observed frequencies of amino acid replacements between closely related proteins.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HIS 2507 by許守泯

本課程主要將從中國傳統社會選擇幾類對象作為討論的重點,例如家族、菁英、隱逸者、忠烈者、婦女、異端、異族、宗教、城市等,在不同朝代的社會與文化發展脈絡中具有怎樣的角色與意義,與現代的社會與文化對照之下,其轉變或轉化的情況如何。將以列舉史實輿論述為主內,某些議題上也可以介紹相關的研究成果或理論的介紹。另外亦根據主題內容選擇相關資料與學生共同閱讀,希望與學生互有討論。

根據學期上課內容最後於期末給予一次筆試,並繳交一篇500-1000讀書心得報告,書籍內容以文史哲或社科為主


The Making of Modern World HIS 2601 01 by馬文英

本課程將以介絕影響近代世界形成的幾個重大思潮與議題,冀圖協助學生明瞭現今世界諸多現象與特質之由來。近代世界的一些特質包括:(1)宗教力量的式微與人文意識的覺醒;(2)全球一家、地球村的形成;(3)科學與科技的昌盛;(4)民
主政治的興起與挑戰;(5)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擴張;(6)群眾勢力的興起與社會多元化等。本課程即將依此特質而設計主題,藉以溯其原委、明其流變。主題依序如下:
1. 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
2. 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3. 美國獨立運動、法國大革命
4.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之發展
5. 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興起
6. 民族國家與民族主莪之興起
7. 帝國主義與現代文明之擴張
8. 近代民主政治之發展與挑戰
本課程之最終目的在藉史學之特性-科際整合與圓融周延之思考模
式,以協助學生訓練獨立思考之能力、培養人文世界之關懷,亦即
建立理性、感性兼具之獨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