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s of Sociology 清華社會學程99~02

恐龍修習清華大學社會所設立之社會學程與相關活動,在此整理了課程中的作業與報告及一些個人港想,也希望大家一同討論有趣的社會學問題.


Economic Sociology SOC 1005 00 by 吳泉源教授

本課程基本目標有三個:1)幫助選修的同學瞭解,經濟社會學如何發展出不同於
主流經濟學的一套分析「經濟」現象的概念與理論架構;2)對於近代資本主義的歷
史發展過程具有基本的了解與具體的圖像;3)學習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批判地解讀
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課程重點將以帶領修課同學透過經典著作的研讀做基礎
,解讀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變遷以及1997年以來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亞洲金
融危機,共同來學習如何從經濟社會學的角度批判地解讀當代經濟發展的重要課
題。

導論:經濟社會學的興起
經濟理念的時空性
理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
基本經濟範疇
當代重要經濟議題的解析


Sociology of Informational Society SOC 2003 00 by 張維安

本課程以資訊社會相關議題為主軸,從社會學的角度加以介紹,分析。目標在於
對當前資訊社會的各種現象具有敏感度及分析觀點。

Daniel Bell,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

Manuel Castells,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Frank Webster,2000,資訊社會理論。台北:源流。

授課進度,主要分成三大部分:一,介紹社會發展的進程,尤其是從工業社會如何
邁進後工業,資訊社會。二,分析資訊社會中網路社會之誕生。三,資訊社會理
論。


Historical Economics ECON 2281 00 by 劉瑞華教授

課程說明
經濟學是介紹分析歷史問題的經濟理論。這門課比通常經濟史課程較注重理論與方法,適合想要學習進一步從經濟學瞭解歷史或從歷史瞭解經濟發展的同學選也
是對有志學習經濟史的同學極有用的基礎課程。歡迎對經濟學與歷史皆有興趣同
學選修。在近幾十年間,西方的經濟史學界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項新經濟的
發展致力於將經濟分析與計量資料用在經濟史的研究之上,其結果不僅帶給經濟史的許多課題新的瞭解,也開拓了經濟史新的研究方法。這門課的目標是要介紹研究經濟史的經濟理論與方法。其中包括新經濟史的發展與新制度學派的理論。經濟史理論的反省在新經濟史革命的過程中受到重視。新經濟史發展至今又面臨新的反省,我們將從新經濟史的興起討論經濟史的研究方法,特別是近來發展蓬勃的新制度學派。課程後半部將結合重要之經濟史課題的討論。

指定用書
目前並沒有完全適合本課的教科書。關於新制度學派的經濟史理論架構,則將大量採用 Douglass C. North 的兩本著作。
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1981.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時報出版。)
2.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1990.(制度、制度變動與經濟成就,時報出版。)


教學方式
上課方式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應準備於上課時參與討論。這學期將有一次考試、數次作業以及期末報告,學期成績將依三項成績平均計算。

課程大綱
 
I. 理論

1. 新經濟史革命

2. 古典與新古典:成長的故事

3. 馬克思主義:階級、剝削與革命

4. 歷史學派、年鑑學派以及其他

6. 新制度學派

II. 歷史

7. 古代經濟的變遷

8. 封建制度的形成與衰落

9. 西方世界的興起

10. 工業革命的反思

11. 現代經濟的理解

12. 制度變動與經濟史


Culture and Economy by 劉瑞華教授

一,課程說明這門課的主題是合併探討文化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試圖將文化因素導入經濟分析,另一方面利用經濟分析解釋文化活動與文化現象,開拓經濟學的領域。將文化因素導入經濟分析的方面,本課將提出理解文化因素的分析角度,並且探討如何結合經濟理性與意識形態,解釋文化對於經濟活動的影響。在解釋文化活動與現象的經濟分析中,本課的內容包括兩部份︰一部份是以經濟學分析文化活動,所謂的文化活動包括贈禮、宗教、藝術等等;另一部份則是分析文化表現中呈現的經濟意義,所謂的文化表現將包括文學、電影等媒體。


二,指定用書
North, Douglass.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時報出版。)

三,參考書籍
閱讀要求:
一、 理論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天下文化。)
Ridley, Matt. The Origin of Virtue. (德性起源,時報出版。)

二、文學
Lodge, David. Nice Work. Penguin Books, 1988. (小說)
Norris, Frank. 章魚,小知堂。
Norris, Frank. 深淵,小知堂。

三、非文學
Brawer, Robert A. 商場上的馬克吐溫,經典傳訊。
Cohen, Leah Hager. 玻璃、紙、咖啡豆,時報。
Dash, Mike. 鬱金香熱,時報。

四、 電影
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岸上風雲(On Waterfront)。
華爾街(Wall Street)。
矽谷怪傑(The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四,教學方式
上課時將針對選定主題由教師引導同學討論。同學必須按時完成作業,並準備於上課時報告討論。

五,教學進度
一、 導論︰文化經濟學是什麼?
二、 文化與經濟理性
三、 競爭與合作
四、 文化活動的市場分析
五、 餽贈與交易
六、 經濟的文學修辭
七、 文學中的市場經濟
八、 文學中的組織管理
九、 電影的經濟印象
(A)土地;(B)勞動;(C)資本;(D)企業家精神
十、我們要什麼樣的經濟文化?


六,成績考核
學期成績以指定作業(包括課堂報告)與學期書面報告的成績各佔50%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