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球菌在PCA及PCB內生長的差異
|
1. 簡介: 當我們利用平板技術肉湯(m plate count broth;PCB)來培養細菌時,可以發現菌數會成長到一定的密度,之後便不會再增加。我們把這樣的生物特性稱為數量感應(Quorum sensing)。另外,在平板技術瓊脂(plate count agar;PCA)上培養細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菌落中,是數個細菌緊密地疊在一起的。以密度來看,在PCA上的一個菌落中,疊在一起的細菌勢必比在PCB中懸浮的細菌密度要大,不過在PCA上這樣的菌落仍然能繼續變大,反應出PCA上的菌落中的細菌似乎沒有表現出如之前所提到的數量感應特性。這兩種情況之間勢必存在著一些差異。如果能了解影響數量感應的關鍵,或許我們能針對這個因素進行突破,使奇異球菌的生長能突破原來的極限值(約2*10^8個/ml)。 首先觀察細菌在兩種環境中的差異之後,我們可以做一些假設:a. 奇異球菌在PCB中生長時,會因為容器搖晃使得細菌與細菌之間會有一定程度的碰撞,這樣的碰撞會影響細菌的生長;反之,在PCA上的細菌是很平靜地一個一個疊起來,碰撞較少。因此在PCA上的菌落能夠不斷的變大。b. PCA上的細菌進行分裂後,其子代細菌便待在原來的細菌旁邊。不過在PCB中的細菌,隨時會與跟自己關係很遠的細菌相遇,或許它會對關係較疏遠的細菌產生排斥感,影響到自己的生長情形。c. 在PCB當中生長的細菌,雖然能獲得的養分充足,不過細菌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也混合在PCB中,廢物太多會使細菌無法生長,不過在PCA上,代謝物似乎更不易與菌體隔離,故這點不足以成為兩環境的差異性。不過代謝物的多寡本身是可以成為影響細菌生長的指標的。對於這幾點因素,進行了一些實驗,希望能找出並了解影響細菌生長的要素。 |
2. 材料: 實驗菌種是Deinococcus radiodurans IR,生長環境是32度C。液體的培養基是使用plate count broth(PCB;每公升含5g的酵母抽出物,1g的trypton,2g的dextrose;Difco)。固體的培養基是使用plate count agar(PCA;每公升含2.5g的酵母抽出物、5g的digset of Casein,1g的dextrose,15g的agar;Difco)。試管培養是在往復振盪培養箱(reciprocating shaker incubator model-S401R,120rpm)。平板培養是在incubator model RI-102。緩衝溶液是磷酸緩衝溶液(phosphate buffer;PB;0.067M,pH7.0,每公升含4.73g的Na2HPO4及4.54g的KH2PO4),作用為菌液的稀釋。 |
實驗: 更換培養基
|
實驗記錄:見原始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