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虎魚家族
~生活史~
1. 產卵期:
洄游性蝦虎魚科的魚類會在淡水河川中的石頭底部產卵,雄魚會選擇適當的石頭為產卵的地方,將石頭底部的底沙清除,用嘴巴挖出一個小洞穴,雌魚再將卵產出之後黏附在石頭底部。(按一下圖片看看真實的魚卵)
2. 海洋漂浮期:
幼魚將在數天之後孵化,並在一天之內隨水流入海中。在海洋中度過一段浮游時期,這段時期的時間因魚種的不同而異,如日本禿頭鯊在海洋中約度過六個月,而大吻蝦虎魚則只在海洋中度過一個月。
3. 亞成魚溯河期:
經過一段海洋的浮游時期之後,這些幼魚便集體從海洋上溯到淡水河川內,通常這些在海中浮游的蝦虎魚並不會離開河口區域太遠,並且應該是感受到海中鹽度的變化而找尋到河口。大部份洄游性魚苗進入秀姑巒溪之後,都會在這廣大的河口停留一段時間,再繼續往上游遷徙。停留的長短隨魚種而不同,因此河口在這些洄游性生物的生命歷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洄游性魚苗可在此調節滲透壓、繼續成長,如色素細胞得到完全發育形成保護色,再繼續漫長而艱難的洄游旅程。幼魚上溯的時間大部分在白天,尤其在午後期活動力最旺盛,夜間則是在岸邊緩流或淺流處休息。
看完蝦虎魚的生活史之後大家一定很疑惑,我們怎麼知道蝦虎魚幾歲?他們在哪一個地方待多久呢?讓我們來去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的。